排卵期是女性的正常生理周期,也是女性重要的生理周期;女性在排卵期都会发生一些变化,其中包括体温的变化。一般来说,女性在排卵期前体温会稍低,排卵后体温逐渐升高。因此女性就需要更加了解关于排卵期的相关知识,才能使得排卵期女性正常排卵。那么排卵期体温的异常变化是怎样的呢?
排卵期体温的异常变化
排卵期体温的异常变化
排卵期体温正常变化
在没有怀孕的正常周期中,首先是低温期,排卵后受黄体分泌的孕酮(黄体激素)影响,温度升高.正常的14天左右黄体期后,黄体萎缩停止分泌孕酮(黄体激素),孕酮减少到一定量以下后不再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体温恢复到低温期.同时月经来潮.
排卵期体温异常变化
1.无排卵,持续低温.
若卵巢功能不良,没有排卵也没有黄体形成,也就没有孕酮(黄体激素)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基础体温不会升高,体温将持续低温
2.黄体素浓度不够,体温上升过慢
如果女性的基础体温上升缓慢的话,并且超过三天还没有达到36.9度以上的话,这个状况属于“爬坡式”的基础体温,也是由于女性黄体功能产生的缓慢和不足的表现.
3.黄体功能不良,体温缓慢下降
果要是高温不足12天的话,就似乎是女性的黄体功能维持的时间不足,这往往是黄体功能低下的表现之一.
4.黄体不足,高温持续时间不足
果要是在高温期间体温高低不平的话,而且悬殊比较大,这种情况就是“马鞍式”体温,也是黄体功能不足的表现.
排卵期体温是多少
女人排卵期体温一般是在36.6度到37度之间.
女性的基础体温一般会随着排卵期而有所变化,在女性月经周期的前半期,体温的波动是在36.6度以下的,到了排卵后就会转入月经周期的后半期,正常情况体温比前半期还要高一些,正常的波动在36.6度37度之间,如果体温上升说明已排卵,大约持续两周的高温期后,女性的体温就会再度降低,然后就会到经期.
如果女性怀孕的话,女性的基础体温就不会再下降了.一般女性在排卵期的体温会根据体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建议定期的测试自己的体温,如果出现什么异常的话一定要及时的就诊.
排卵期体温的异常变化
排卵期前后体温会有什么变化
当人体处于完全休息状态,排除精神或一切客观因素干扰时,测出的体温称基础体温。以早晨6-7点醒来尚未起床活动时测得体温表示之,基础体温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卵巢排卵的功能及相应的内分泌变化。所以它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测定排卵的自我监测手段。那未在月经周期中基础体温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排卵前为卵泡期,卵巢分泌的为雌激素,基础体温大多被动在36.6℃以下。排卵后卵巢内形成黄体,黄体分泌孕激素。孕激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致热升温作用,使基础体温升高0.3-0.5℃,体温的升高一直持续到月经来潮前1-2天开始下降。这样在一个有排卵的月经周期中基础体温的变化呈现双相型的曲线。
那未排卵可能发生在体温下降前后2-3天,也就是发生在体温开始下降,下降达最低点或开始回升时的任何时间内。据推则,体温最低点的日期可能是最接近排卵的日期,在出现高温的第4天肯定已经排过卵,而且卵子已经死亡。从此时起至下次月经前性交是安全的,有些基础体温呈阶梯式上外,需数日才达顶点,这就很难计算排卵的具体时间。
如果生活不规律,常有夜班的女同志,则利用基础体温测排卵就不太可靠了。因为基础体温要求在规则的生活方式下定时、定点的测试,它本身只是一个间接估算排卵的方式。若体温测不准则就更无法由体温来推算排卵日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