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衰竭能治好吗,肝功能常规检查项目

时间:2020-06-24    作者:起跑线小编

肝功能衰竭能治好吗

肝功能衰竭能治好吗

肝功能衰竭的死亡率为73.9%,其中急性肝衰竭的死亡率为87.8%,亚急性肝衰竭的死亡率为69.3%,慢性肝衰竭病死率分别为66.5%。肝功能衰竭应该早发现早治疗,虽然死亡率高,还存在治愈的可能,有条件的患者可以考虑肝脏移植手术。

1、消除诱因

谨防诱因,主要措施有:严格限制蛋白质摄人量,在限制蛋白质的同时可增加葡萄糖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为防止食管下端静脉破裂出血,应严禁患者吃粗糙食物;慎用镇静剂和麻醉剂,即使用最低量,也要警惕药物蓄积的可能。

2、降低血氨

多年来临床上常用谷氨酸、精氨酸等药物来降低血氨,但效果均不理想。

3、增强正常神经递质的功能

目前多采用左旋多巴,因为它易于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并转变为正常神经递质而发挥效应。

4、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止血等

此外也可应用含有高支链氨基酸、低芳香族氨基酸再加精氨酸的混合氨基酸制剂,通过恢复血氨基酸平衡来治疗肝性脑病。

肝功能常规检查项目

肝功能常规检查项目

在备孕期做好肝功能检查,不但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未来的宝宝负责。那么肝功能常规检查项目都有哪些呢?小编让您提前了解,心里有个谱。

1、肝细胞损伤检查:包括血清酶类及血清铁等,以血清酶检测常用,如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C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等等。

2、肝脏排泄功能检查:检测肝脏对某些内源性(胆红素、胆汁酸等)或外源性(染料、药物等)高摄取物排泄清除能力。

3、肝脏贮备功能检查:血浆的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时间(PT)是通过检测肝脏合成功能以反映其贮备能力的。

4、肝脏间质变化检查:血清蛋白电泳已基本取代了絮浊反应,γ-球蛋白增高的程度可评价慢性肝病的演变和预后,提示枯否氏细胞功能减退,不能清除血循环中内源性或肠源性抗原物质。

近期有关部门新增五项肝功能检查最新项目,具体如下:

1、甘胆酸(CG):当肝细胞受损或胆汁淤滞时,血液中CG含量就明显增高,反映肝细胞的损害比目前临床上常用的ALT等更敏感,能早期发现轻度肝损害,对区别慢性肝炎病情严重程度有帮助。

2、铁蛋白(SF):在肝内合成并储存,肝细胞炎症反应可使SF合成增加,肝细胞变性坏死可使SF释入血中,SF上升程度与肝细胞受损轻重呈平行关系,但在严重低蛋白血症、缺铁性贫血可明显降低。

3、前白蛋白(PA):对早期发现重症肝炎及慢性肝损害有一定意义。病愈重值愈低。

4、转铁蛋白(TF):是肝脏合成的一种糖蛋白,主要功能是运转铁。急性肝炎时TF升高,慢性肝炎、肝硬化则可低。其他多种感染时TF降低,而缺铁性贫血和妊娠末期TF升高。

5、胆汁酸(TBA):是肝排泄的主要有机阴离子,其代谢情况主要受肝脏控制,当肝功能损害时,其升高往往比胆红素早而明显。因此能更敏感地反映肝损害。

    内容导航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