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出现的原因:
乙肝表面抗体是对乙肝病毒免疫和保护性抗体。它的阳性表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但已经排除病毒,或者接种过乙肝疫苗,产生了保护性抗体。血清中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越高,保护力越强。但也有少数人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而又发生了乙肝,可能为不同亚型感染或是乙肝病毒发生了变异。
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出现意味着在乙肝五项血清标志物中,抗原是病毒本身的成分,而抗体是机体免疫应答的产物,其临床意义不同。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常在感染恢复后期出现阳性,此时乙肝表面抗原(HBsAg)转阴至少已1个月以上。抗-HBs于6-12月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10年内转阴(有时转阴很快)。
针对是否需要打乙肝疫苗有以下两种情况:
1、如果你是通过接种乙肝疫苗获得乙肝抗体,建议您每三年加强注射一支乙肝疫苗。因乙肝疫苗接种产生抗体后,其抗体水平随时间逐年下降。我国的多数学者建议免疫后三年内加强注射一次为好。无论相隔多久,只要表面抗体滴度在10个国际单位/ml以上者,说明机体对乙肝病毒具有免疫力(变异乙肝无效)。反之如果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在此值之下则应加强注射。
2、如果乙肝表面抗体不是通过注射乙肝疫苗获得,而是因感染乙肝病毒获得,此时不需要再注射乙肝疫苗。感染乙肝而获得的乙肝免疫抗体,持续时间相对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