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溶血是什么,RH溶血的病因

时间:2020-06-25    作者:起跑线小编

RH溶血是什么

RH溶血是什么

如果母亲为RH阴性,父亲为RH阳性,其子女有65%的可能为RH阳性,其中约有10%可能发生RH溶血病。那么RH溶血具体是什么呢?

新生儿RH溶血病是母血中对胎儿红细胞的免疫抗体IgG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发生免疫反应而引起的一种溶血性疾病,可以引起胎儿红细胞破坏

如果不予治疗,大多情况严重患病的胎儿就会发生死亡。RH溶血病也可导致新生婴儿黄疸(皮肤、眼睛变黄)、贫血、大脑损伤、心衰甚至死亡,但不会影响母亲健康。

在美国,每年有大约2万例RH溶血病的婴儿出生,不过,自从1968年有预防RH溶血病的治疗措施后,每年患RH溶血病的新生婴儿数量大大降低。但不是所有需要预防治疗的孕妇都可获得这种治疗,因此仍有一小部分孕妇不能从这项技术上获益。由此,每年仍有约4000例患RH溶血病的婴儿出生。



RH溶血的病因

RH溶血的病因

RH溶血的病因是什么?由于进入母体的胎儿红细胞受到ABO抗体的作用后,很快被中和而来不及产生RH抗体,故不易发生RH溶血病,即使发病病情也较轻。Douohoe等(1964)发现,母儿AO不合(母O、子A)的中和力比母儿BO(母O、子B)强,前者能保护90%的妇女不致敏,后者只能保护55%的妇女不致敏。

群中大多人都是RH阳性血型,具有RH抗原,是红细胞表面的一种遗传性蛋白质。美国大约有15%的白种人和7%的美籍非洲人没有RH抗原,也就是RH阴性血型。RH阴性血型的人本身不会有任何健康问题,但是如果一个妇女是RH阴性血型,就有分娩RH溶血病婴儿的风险。

一个RH阴性血型的母亲和RH阳性血型的父亲的后代,就有可能遗传父亲的RH阳性血型,并在出生时发生危险,特别是在分娩过程中,胎儿的一些RH阳性的红细胞可能进入母亲血液里,而这些具有RH抗原的胎儿红细胞对母亲机体来说,是外来物,母亲身体试图通过产生抗RH的抗体来排斥这些外来物,这种启动的母亲免疫反应称为致敏。

第一次怀孕时,对RH阳性血型的胎儿危害很小,这是因为通常在母亲产生致敏前,或者至少在母亲产生适量的RH抗体前,孩子已经出生。然而,一旦致敏发生后,母亲一生都会不断产生RH抗体作为其血液的一部分。在以后的每次怀孕中,母亲的RH抗体就能通过胎盘到达胎儿,所以以后每次怀孕,孩子患严重RH溶血病的风险就越来越大。

如果胎儿是RH阳性血型,母亲的RH抗体就会破坏胎儿的红细胞,导致婴儿发生RH溶血病。



    内容导航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