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它的病因主要是高血压,房颤一旦发生,左心房就按组织学重构,电重构规律发展下去,即便病因去除,心房颤动仍然会发生。所以,做好房颤的预防是很有必要的。
心房颤动的预防可以分为基础预防和药物预防两种。
1、基础预防
因为心房颤动的病因主要是高血压,所以做好高血压的预防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愉快的心境是房颤的预防最基本的;其次,房颤病人生活中要戒烟,限制饮酒;避免含有咖啡因的饮食、药物,诸如茶、咖啡、可乐以及一些非处方药。
2、药物预防
因药物治疗是心房颤动治疗的基础,所以采用一些药物如地高辛、倍他乐克等控制心房颤动动动患者的心室率,使心室率维持在60~70次每分钟的理想标准,可使患者憋气、心慌症状消失;服用抗凝血药如华法令或阿司匹林等防止左心耳内血栓形成,预防脑中风等危险地发生。
同时,在进行心房颤动预防的时候要注意:心房颤动一旦发生,由于电重构规律,即便除去病因,心房颤动仍然会发生。因此,一切引起心房颤动的病因,应在心房颤动发生之前给予去除才能真正做到预防心房颤动。
检查心肌酶主要是确定心肌缺血坏死或细胞膜通透性,若被检测出心肌酶高,那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简单介绍心肌酶高是怎么回事。
心脏的心肌细胞含有特殊的酵素,当心肌梗塞或急性不稳定心绞痛发作时,心肌细胞会坏死崩解,这时这些酵素(心肌酶)会溶解到血中,造成不正常的升高。
临床和实验表示,这些酵素(心肌酶)(如I型肌钙蛋白-CTnI或T型肌钙蛋白-CTnT)的升高代表此次的心脏病发作是极度危险的,不仅表示心肌细胞受损达某一程度,也会有较高的机率产生许多重大不良的心脏并发症——再度心肌梗塞,心因性猝死等(即较差的预后状况),但发病初期不一定会升高,一般要4~6小时甚至12小时才会上升,所以需持续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