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子宫多久能恢复 要分3个阶段

时间:2016-11-10    作者:小鑫

  十月怀孕,准妈妈就想着能一朝分娩,为身体“减负”。其实在宝宝离开妈妈的身体后,如释重负的不止是准妈妈。还有与准妈妈在妊娠期并肩作战的好战友——子宫。子宫在胎儿离开后,会慢慢地恢复正常,结束漫长的妊娠期,很多新妈妈都恨不得肚皮能迅速恢复到孕期的状态,但是产后子宫的复旧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下面一起来看看产后子宫多久能恢复。

产后子宫多久能恢复 要分3个阶段

  产后子宫多久能恢复

  首先是子宫体的复旧。胎盘娩出后,子宫立即收缩变小。在腹部可以扣到一个很硬并呈球形的子宫体,她的上缘约合脐处于同一水平。然后子宫底的高度平均每日下降1~2cm。产后10~14日,子宫就完全降人到小骨盆内,这时在腹部就摸不到子宫了。约在产后6周,子宫就基本恢复到原来的大小。

  其次是子宫颈的复旧,分娩结束时,因子宫颈充血、水肿而变得非常松软,皱起来如同裙边样。1周左右,子宫颈初步得到恢复。产后7~10日子宫颈内口关闭,手指尖就不易伸进去了。产后4周左右,子宫颈就基本恢复到正常大小。由于分娩时的损伤,经产妇的子宫颈外口不再是原来的圆形而变为横裂。

  最后是子宫内膜的修复。胎盘和胎膜与子宫壁分离后,由母体排出。蜕膜组织碎片也陆续随恶露排出。子宫内膜的基底层细胞增生、修复,新生的子宫内膜覆盖整个宫腔,这一修复过程是逐步的。产后10日左右,除胎盘附着面外,其他部分的子宫腔全部被新生的内膜所覆盖;胎盘面的修复则要慢得多。分娩后,胎盘附着面的面积约手掌大,至产后2周末缩小至直径3~4cm,于产后6~8周才能完全修复,并不留任何瘢痕。

产后子宫多久能恢复 要分3个阶段

  产后子宫如何快速恢复

  第一、产褥期应避免长期卧位。产后6-8小时,产妇在疲劳消除后可以坐起来,第二天可以下床活动,这样有利于身体生理功能和体力的恢复,帮助子宫复原和恶露排出。卧床休息时尽量采取左卧或右卧的姿势,避免仰卧,以防子宫后倾;如果子宫已经向后倾屈,应做膝胸卧位来纠正。

  第二、母乳喂养不仅非常有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而且宝宝的吮吸刺激会反射性地引起子宫收缩,从而促进子宫复原。

  第三、产后要注意阴部卫生,以免引起生殖道炎症,进一步影响子宫的恢复。产后要及时排尿,这样才能不使膀胱过胀或经常处于膨胀状态。

  刚生完孩子的妈妈,一般肚子好像还有胎儿在里面,其实是因为子宫在慢慢地恢复,但是如果产后长时间觉得肚子鼓鼓的,就要去做个产后检查。

产后子宫多久能恢复 要分3个阶段

  产后子宫恢复吃什么好

  一、生化汤

  生化汤的使用是老祖宗的智慧,生化汤本身的成分在中医的作用而言,有化瘀血、补血的作用,化掉的瘀血流出来之后,子宫自然会收缩,所以生化汤比较适合在产褥期的保健用。

  二、红糖

  红糖可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产后食用红糖水能有效促进恶露的排除,帮助子宫快速收缩。但红糖水不宜过多食用,由于其具有活血的作用,多食反而会使恶露增多,对身体造成不利。

  三、小米粥

  女性在做月子中可多食用小米粥,不仅可帮助补充丰富的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还能帮助产妇快速恢复体力。其膳食纤维含量丰富还能增加肠胃的蠕动,可减少产妇产后便秘。

  四、山楂

  山楂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具有收敛及化淤消滞作用,因此也具有非常好的收缩子宫的作用。山楂酸爽可口,还能帮助开胃解渴,对于产后大量进补后出现食欲不振有一定的帮助。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