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皲裂是产后哺乳时常见的症状,其症状表现为乳头开裂。情况严重的患者乳头会流脓、流血。若是长期没有得到治疗,伤口处容易病变为溃疡,那么,究竟造成乳头皲裂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就让育儿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乳头皲裂的原因
1.哺乳方式错误
由于对哺乳的知识了解不全面,一些新妈妈在哺乳时未将乳房的前端(乳晕和乳头)送入孩子口中,导致孩子经常在乳头前端喝奶,长时间的吮吸、摩擦会致使乳头出现裂口。同时,新妈妈要注意两侧乳房交换着给孩子喂奶,若是经常使用单侧乳房,也会导致该乳房乳头皲裂。
2.乳汁分泌过多
部分新妈妈乳汁充沛,孩子喝饱后还有大量剩余。一般会出现母乳外漏的现象,继而侵蚀乳头及乳晕周围,导
致湿疹或是糜烂的症状。若是短时间内不有效地解决,或是恢复情况不理想,都会引起皲裂的症状。
3.孩子口腔
婴儿的脑部发育不完全,他们对运动的控制能力较差,或是一些孩子的口内出现炎症,在哺乳时孩子咬破乳头都会导致乳头皲裂。一些已经有牙齿的孩子在喝奶时,没有含住大部分乳房,仅咬住乳头也会引起乳头皲裂。
4.乳头内陷或过小
前者根据内陷程度分为3种情况。一度内陷的表现为:轻挤乳头即出。二度内陷的表现为:乳头前端埋在乳晕中间,用手指可以轻松挤出使乳头外露。三度内陷的表现为:乳头深陷在乳晕里,用手指挤也难以使其外露。乳头太小也是因为先天的因素引起。孩子在喝奶时会有一定的难度,从而导致吮吸力度过大使乳头受到伤害。
5.清洁刺激
一些新妈妈十分注重乳房的卫生,用肥皂等进行清洗,但是清洁没把握好度会使乳头四周的皮肤受到过多刺激,进而引起皲裂。非哺乳时期也要注意适当地清洁乳房,适当地进行性生活,若是过度可能会导致皲裂。另外,防止乳头感染细菌,也可以减少乳头皲裂的发病率。
▎乳头皲裂怎么办
1.乳头清洁
对乳头进行清洁时,香皂碱性大有刺激性,不建议使用,也不要选择药性油脂涂抹乳房。清洗时使用温水即可。
2.哺乳姿势
皲裂患者可以先用没有病状的一侧给孩子吮吸,注意让孩子含住大部分乳晕,来减少孩子对乳头的摩擦。合适的哺乳姿势会减缓病症带来的痛感,并且会有效改善病症。
3.乳房安置
喂奶的空档,将有皲裂症状的乳房裸露在外,可以晒晒太阳,以帮助伤口愈合。喂完奶后选择宽松的胸罩,并注意将乳头摆正,流动的空气有助于愈合伤口。
4.不擦净奶水
孩子喝完奶后,不要擦干净乳头上的奶渍。母乳中含有的抑菌因子和蛋白质有助于伤口的自我修复。需要注意的是,乳头上仅留下一滴乳汁即可,若母乳溢出则要立刻处理。
5.挤空母乳
若一些妈妈在改变哺乳姿势后,仍然出现乳头刺痛,可能是因为乳房肿胀,孩子没有喝到足量的母乳,导致奶水过多积存在乳房中。建议在伤口愈合前,先挤尽乳房中的母乳。
6.避免感染
妈妈们要注意细菌感染以免发生炎症,出现皲裂症状的妈妈们,在清洁乳房时,可以先使用温水清洗,然后在裂口处涂上复方安息香酊。或者选择中药中的黄柏和白芷等磨成粉末状,与香油或蜂蜜混合均匀,然后涂抹早伤口处。注意在使用(中西)药物时,在给孩子喂奶之前,要将药物先清洁干净。抹完药的乳房可以用专用护罩或者已消毒的医用纱布遮盖,从而达到保护乳房的效果,有助于伤口的愈合。
7.停止哺乳
若是症状严重,建议暂停哺乳一到两天。或是选择人工取奶(吸奶器)喂给孩子,从而避免孩子直接接触皲裂的乳头。若是在患病期间母乳含量较少,有两种解决方法。一是让哺乳期间的朋友帮忙,给孩子喂奶,一般1-2次/天;二是用配方奶粉代替母乳。大约一天之后,乳头上的伤口愈合,即可正常进行哺乳。
8.及时就医
当乳头处的伤口长时间没有愈合,建议去医院就诊。症状轻微的患者可以选用小儿鱼肝油滴剂抹患处,并注意乳头的清洁。症状严重者应询问医生意见,再处理伤口。
9.乳头内陷
轻度内陷的妈妈们可以先使乳头露出,再给孩子喂奶。哺乳结束后要及时清理乳头。若是乳头皲裂严重,可以人工取出母乳,装在瓶子中给孩子。重度内陷或者乳头太小的妈妈可以询问医生的意见,通过手术来缓解症状,并注意伤口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