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下奶药方 小编介绍两种给新妈

时间:2017-03-07    作者:小鑫

  现在大部分妈妈都选择母乳喂养,以确保宝宝健康成长。为此奶水不足时,妈妈们会非常着急,可能会通过各种方法下奶,而服用中医下奶药方就是一种常见的选择。那么,中医下奶药方有哪些呢?下面就让育儿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中医下奶药方 小编介绍两种给新妈

▎中医下奶药方

  中医上认为,产后不下奶主要有两种原因:气血两虚、肝气郁滞,可以使用以下方法来治疗。

  药方一

  出自傅山《傅青主女科》。

  1.症状

  给孩子喂奶的时候,乳汁不足甚至没有,不够喂养孩子;乳汁比较稀,乳房也比较柔软无胀感。恶露很多或者持续时间很长,食欲不佳,神疲乏力,面色少华。此外还有舌苔发白、脉细弱等情况。

  2.配方

  党参、黄精、何首乌、天花粉各二十克,北黄芪三十克,当归、麦冬各十五克,通草六克,桔梗十克,王不留行十二克,以及两个猪蹄,一起用水煎服。

  3.用法

  如果有先天性的肾气较虚,可以加入鸡肠薯、熟地黄、鹿角霜,或者加鹿茸来炖鸡。如果脾胃功能不足,可以去掉猪蹄和黄精,加入山楂、陈皮和茯苓。如果恶露较多或者止不住,尅加入益母草和炮姜。

  药方二

  1.症状

  如果产后乳汁比较少或者没有,或者平时乳汁正常,然后突然变少甚至没有;乳汁较为浓稠,乳房肿胀有疼痛感,食欲不佳,胸部有闷痛感,心情郁闷。此外还有舌黯红或尖边发红、舌苔发黄、脉弦数等情况。

  2.配方

  中医配方:下乳涌泉汤:当归、生地黄、白芍、漏芦、王不留行各十五克,川芎、白芷各九克,柴胡、桔梗各十克,天花粉三十克,通草六克,以及穿山甲十二克,一起加水煎服。

  3.用法

  如果乳房胀痛发硬,局部还发红,可以加入蒲公英、夏枯草、连翘等。如果乳头内陷或者皲裂,哺乳有困难,可以使用乳罩。如果还有恶露,可以加入益母草和七叶一枝花。

中医下奶药方 小编介绍两种给新妈

▎下奶的其它方法

  1.注意“食”效

  产妇最好每天都喝牛奶,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大补不可取,猪蹄、鸡汤等中含有大量脂肪,过量食用会导致乳腺管被堵住,不仅会造成下奶困难,而且会导致产妇体重超标。其实最重要的是吃的正确,保证营养均很,这样可使促使产妇分泌足够的乳汁,而且滋补效果好,体重也不会超标。这才产妇需获得的最佳“食效”。

  2.两边的乳房都要喂

  若每次只让孩子吮吸妈妈一边的乳房,那么另一边乳房会因为没有充足的刺激而减少乳汁分泌量。所以,每次喂奶要兼顾到两边的乳房。因此喂奶的时候要注意让孩子吮吸到两边的乳房。如果有些宝宝因为食量不大,吮吸一边就可以吃饱,那么在喂奶之前,需先将比较稀的乳汁用吸奶器吸出,以便让孩子喝到更浓、营养更为丰富的奶水。

  3.多多吮吸

  即使产妇的乳汁不是很多,也要让孩子多吮吸几次;孩子吮吸乳房的力道是挺大的,因此可以通过让孩子吸奶达到按摩的目的。产妇给孩子喂奶频繁,那么乳汁分泌也会增多。

  4.吸空乳房

  母子俩可以多一些肌肤接触,宝宝的吮吸对刺激乳汁分泌效果绝佳。每次喂奶都要让孩子吸空乳汁,可以帮助乳汁再分泌。

  5.保持好心情

  母乳是否充足和产妇情绪等有关。建议产妇要保持乐观的心情来面对生活。

  6.补充水分

  产妇喂奶的时候常常会觉得口干,这是正常情况。哺乳期的女性也要注意摄入充足水分。平时可以适当多饮用豆浆、杏仁粉茶、果汁等。

  7.充分休息

  由于夜里要起来给孩子喂奶,所以新妈妈夜间睡眠不好。如果不能保证充足的睡眠,奶水分泌量会受影响而减少。白天可以让家人来照顾孩子,然后自己抓紧时间休息。还要学会如何给孩子喂夜奶但是不会影响自身睡眠。

  8.避免乳头受伤

  若是乳头因为皲裂、破皮等问题而引起发炎,那么乳汁正常分泌免不了受到一定影响。为了保护好乳头,日常一定要采用正确的哺乳姿势,掌握好宝宝吮吸一侧乳房时间。

  9.根据乳头情况采取不同措施

  如果乳头凹陷、扁平、偏大或者偏小,那么多让孩子吮吸可以帮助下奶,效果很好。可能一开始孩子吸奶比较困难,妈妈需要配合孩子,让孩子可以喝到奶。如果乳头内陷,可以使用乳头矫正器。然后也可以经常按摩乳房,增强弹性,让孩子更好地吸收母乳。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