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产后乳腺增生的诊断方法 新妈会了吗

时间:2017-03-16    作者:小鑫

  乳腺增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很多新妈妈在产下宝宝后,能会感觉自己胸部有痛感,用手一摸还能发现肿块,于是就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患上乳腺癌,但是这可能是产后的乳腺增生问题,那么产后乳腺增生的诊断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一下。

产后乳腺增生的诊断

  产后乳腺增生的诊断

  1.触摸乳房时能够察觉到单个或者多个无规则的结节,大小各异,质地偏硬,大多出现在乳房外侧偏上的部位。用手轻推结节,可以感受到它可以移动,跟其他组织不相连,受到碰触时可能会产生轻微的疼痛感,两腋窝处的淋巴结并不大。

  2.大部分患者都会有乳房疼痛的现象,而且是有规律性,能明显感觉到跟情绪的波动、经期有较大的联系。通常在经期前7天左右,疼痛现象会更加严重,经期结束后疼痛感会显著降低。如果连续3个月里都出现了这个情况,那么属于生理性疼痛。

  3.去医院做B超或者核磁共振等检查项目,以确定是否属于恶性病变。

  4.按照实际情况的要求,可以采用针吸细胞学或者取局部组织做检查,以便确定是否为恶性病变。

  产后乳腺增生怎么办

  此病的治疗总的来说是从内分泌和心理状态两方面入手,具体的治疗手段有以下几种方式:

  1.双离子乳腺速溶疗法

  此项操作是将红外光、电离子导入患病部位,通过所制造的生物波,进行靶向治疗,并使脑部分泌多肽,以实现镇痛效果。通过这一手段可提高淋巴血流的速度,促进身体的局部区域的代谢速度,提升细胞的吞噬作用,从而令患病部位的肿块逐渐软化、缩小,直至消散。

  2.激素调理治疗法

  仅仅只是雌激素的水平提高并不会导致此病,但是当雌、孕两种激素的水平没有达到一个平衡点,比如在黄体期孕激素水平过低,雌激素有所增高时,就会导致病发。因此建议选择黄体酮来进行调理,以使二者达到正常状态。具体方法可以是:在经期前14日开始口服黄体酮,持续服用7-8天,每天5到10毫克;或者采用肌注的方式,每次5毫克,2次/1周,总量控制在20毫克到40毫克之间。

  3.手术治疗

  此方案虽然割掉了增生的腺体以及异常的腺管,但是对于机体的内分泌情况并没有进行调理,复发的可能性比较大,并且会在胸部留下痕迹,许多年轻女性不会选择这种方法。此外要采用此法,患者还需达到手术适应症的标准才能够进行手术:虽然此病时属于良性病变,医生通常建议病人采取保守的手段进行治疗,但是此病又与乳腺癌非常相关,病情存在一定的恶变可能性,需要接受专业治疗。

  4.中药治疗

  此方案通常需要60到90天左右,倘若肿块区域偏大、质量偏硬或者患者年龄较小,则所需时间更长。研究表明,患者若是没有出现异常增生情况,那么患癌的几率是只是轻度增加,但比正常人高0.5倍到1倍左右。

  5.调理情绪疗法

  若是情绪紧张、心态不好、心情焦躁不安等都会使发病率提高,而刚生完孩子的女性由于多了一重角色,有时心态会比较消极。此时应当进行自我鼓励,保持良好的心态,另外,亲属也应当多给予关心和呵护。

产后乳腺增生的诊断

  TIPS:产后乳腺增生吃什么药

  此病类型多样,当出现此病时,要根据具体症状对症下药,以下是常见的治疗此病的药物,患者可以根据医嘱进行服用。

  1.乳块消胶囊:此药可用于疏肝、顺气,活血祛瘀,降解肿块。

  2.气血和胶囊:此药可治疗月经量少、经期周期延长、行经不畅、经血颜色偏暗且常带有血块,痛经,月经来潮前乳房胀痛,或者有色斑等色素沉着现象。

  3.夏枯草膏:可用于有头晕、头痛、目眩等现象,此外还有长老鼠疮、或甲状腺出现肿瘤或者肿大现象。

  患者绝对不能凭着个人感觉去用药、增减剂量,必须去医院诊治,根据医嘱进行药物治疗。特别是处于哺乳期的妈妈,更是要多加注意,防止伤害到宝宝。

  产后乳腺增生有什么影响

  此病对患者的生活、家庭等都有比较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身体疼痛

  乳房会出现疼痛的现象,有些患者是双乳都有此现象,有些是只有单侧会出现疼痛现。通常是两侧疼痛程度不一,情况严重的甚至会严重妨碍到正常生活。

  2.可能对胎儿不利

  此病对生育功能无影响,但是重度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长时间服药,极有可能会对腹中的宝宝产生危害。此外医生通常会建议轻度患者采用母乳来喂养宝宝,因为此法极有可能使病人康复;但是症状较重,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最好还是在痊愈之后进行妊娠。

  3.奶水减少

  在产后患上此病,奶水量会降低,有的可能不会泌乳,这对宝宝来说会有很大的影响。

  4.易患乳腺癌

  此病的患病率在不断攀升,而患者的群体也越来越偏向年轻女性,就算是不到二十岁也有很多人患有此病。曾有调查显示,在患者群体中,若病情没有得到适时的控制,一般有3%-5%的患者会出现恶性病变。

  以上就是产后乳腺增生的诊断的知识讲解,由于很多人对此病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所以患者容易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而这对患者的心理伤害非常大,会使内分泌紊乱现象更加严重,加重病情。所以女性朋友们应当积极、及时地调节生活、工作中的压力,尽量保持平和、乐观积极的心态,这样有利于病情的好转。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