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产褥热(puerperal infection)是指产褥期内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局部或全身的感染。所以为什么说新妈咪在坐月子的时候要非常小心的照顾好自己,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得这个病,下面一起来看看产褥热的护理。
产褥热的护理
1、多休息:新妈妈一定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如果身体吃不消,就把照顾宝宝的任务交给家人,这样才能早日恢复体力。同时加强婴儿护理、乳房护理,不能哺乳时应协助教会人工挤奶。
2、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记录之。取半卧位,如果采用平卧位的话,炎性渗出液会顺势而下,局限于盆腔最低处,不利于尽快康复,而且有可能扩散感染。另外,半卧位还有利于帮助子宫复原。
3、多喝水:补充水分对于已经发生产褥热或是排尿不畅的新妈妈而言非常重要。最好每天补充摄入2000ml左右的水。
4、清洁卫生:产后恶露会持续一段时间,新妈妈要勤换卫生护垫和内裤,尤其会阴有伤口的新妈妈,如厕后最好能用温水冲洗会阴部,以减少感染发生。
5、伤口干燥:要保证伤口干燥清洁,洗漱时应注意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及会阴护理等,以防感染加重。同时密切观察恶露的颜色、量、气味,如有异常,立即告知医生。
6、适度营养:产后新妈妈哺乳、恢复体力的同时,也能增强抵抗力,因此要加强营养补充,不过也不要补过头,饮食应该清淡一些,避免油腻。
7、别急着亲热:产后性生活容易对新妈妈的身体造成损害,一般在产后复诊以后,如果医生确认身体已经复原,才可以恢复性生活。
产褥热的病因
女性生殖道对细菌的侵入有一定的防御功能,其对入侵病原体的反应与病原体的种类、数量、毒力及机体的免疫力有关。
女性阴道有自净作用,羊水中含有抗菌物质,妊娠和正常分娩通常不会给产妇增加感染机会。只有在机体免疫力、细菌毒力和细菌数量三者之间的平衡失调,则会增加产褥热的机会,导致感染发生。产褥热可能和孕期卫生不良、胎膜早破、严重贫血、产科手术操作、产后出血等因素有关。
产褥热的感染途径
1、内源性感染
寄生于产妇阴道内的细菌,在一定的条件下,细菌繁殖能力增加或机体抵抗力下降,使原本不治病的细菌转化为致病菌引起感染。
2、外源性感染
外界的病原菌进入产道所引起的感染,其细菌可以通过医务人员、消毒不严或被污染的医疗器械及产妇临产前性生活等途径侵入机体。
产褥热该如何诊断
1.询问病史
医生一般会先询问患病史以及生产的过程,如果是分娩后发热问题,大多会优先诊断为产褥感染。
2.全身及局部检查
主要是为了确定病变的部位,一般只要认真检查腹部、会阴以及盆腔的伤口,就可以确定位置以及感染情况。此外医生还可能利用三合诊或双合诊的手法,对患者进行检查,有时就可能接触到输卵管或盆腔脓肿包块;而B超、核磁共振等技术可以确定囊肿、包块以及血栓的位置并做一个定性诊断。
3.确定病原体
(1)病原体培养:对阴道以及宫颈做一个常规的消毒之后,用棉签取适量宫腔的分泌物,并作需氧菌和厌氧菌的双重培养。
(2)分泌物涂片检查:如果需氧培养不是阳性,并且在涂片上产生很多细菌,那么就很可能是厌氧菌的感染问题。
(3)病原体抗原和特异抗体检查:现在有市面上大量检测药品,可以很快地检测出结果。
上面文章为你讲解的关于产褥热的护理的知识,希望新妈咪要保重好自己的身体,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点,敬请关注我们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