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盆底疾病 你知道吗

时间:2016-09-12    作者:起跑线小编

  专家表示,产后女性都会患上盆底疾病,只是轻重程度不同罢了。由于女性的盆底主要由三层肌肉和筋膜组成,它封闭骨底出口,承载和支持盆腔内的器官。盆底肌肉就像弹簧床一样,依靠环境的变化调节自身的张力,通过持续的活动提供动态的支持。因此,不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妊娠当中激素的变化,还有妊娠期间胎儿的逐渐增大,对女性的盆底功能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如:尿失禁,产妇在大笑或咳嗽时,尿液就会不由自主地溢出来。

产后盆底疾病
图片来源于华盖

  不仅仅是产妇,每10个女人当中就有1个会因为盆底问题而接受手术,它包括女性的尿失禁和器官脱垂,统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在女性的一生中,盆底肌肉受重压和创伤的机会较多,比如妊娠、分娩、难产、盆腔肿瘤、子宫和阴道手术、绝经后卵巢功能的丧失、性激素缺乏等,都容易造成盆底肌肉及神经损伤,导致盆底功能障碍,这类疾病的最大受害者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女性。

  据调查显示:尿失禁的发病率达到38%,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可称得上是“难兄难弟”。简单的来说就是,患有盆腔器官脱垂的女性,可能有50%尿失禁的可能。如果有尿失禁,那患器官脱垂的可能性达80%以上。

产后盆底疾病
图片来源于华盖

  专家建议:女性在分娩后42天最好做一次盆底功能检查,从而尽早发现问题。要是没有问题,也应及时进行盆底康复训练,不妨尝试盆底肌训练法。方法很简单,就是收缩、上提肛门,女性坐在办公室里或站着等公共汽车时都可以做,每次持续3~5秒,放松一下后再重复,早晚各做15分钟。女性还可以在排尿当中试试,如果能中断排尿,也是一个很好的收缩肛门的动作。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