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娃以后,妈妈们最关注的,肯定是孩子的口粮问题啦。我们都知道,母乳是喂养刚出生的宝宝的最佳食物,但是,当奶水不够,无法给宝宝提供充足营养的的时候要怎么办呢?其实,通过科学的饮食手法,制定出既合理又能刺激母乳量分泌的食谱,使妈妈们有足够的奶水喂养宝宝。那么,适合产妇下奶食谱有哪些呢?下面就让育儿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鲜鲤鱼汤
原料:鲤鱼1条,盐、姜片各适量。
做法:将鲤鱼洗净,去鳃及内脏,用沸水焯过。在沙锅注水烧开,放入鱼、姜片及盐少许。用小火煮15~2 鲜鲤鱼汤0分钟,至鱼熟即可。
应用:鲤鱼含丰富蛋白质、脂肪、铁、钙及维生素A、B族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可以益气健脾、清热解毒,滋养开胃的作用。对妈妈们来说,鲤鱼汤热量低,可以帮助促进乳汁分泌,是常用的下乳食品。
▎羊肉汤
原料:羊肉400克,当归20克,生姜片、盐、料酒、酱油各适量。
做法:把当归洗净,切成 孕妇下奶的美食谱片。羊肉剔去筋膜,剁成小块放入沸水中焯去血水。在沙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当归片、羊肉块、生姜片、料酒,用大火煮沸,去浮沫,改用中火煲至羊肉熟烂,加盐调味。
应用:当归性温,有滋阴补血,润肠通便的作用。羊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胡萝卜素及B族维生素。适合妈妈们分娩后血虚乳少,恶露不止等症状。
▎猪蹄
原料:不留行10克,漏芦10克,母丁香6克,天花粉15克,僵蚕10克,穿山甲10克,猪蹄一对。
做法:水煎诸药3次,每次均去渣留汁,用药液煮猪蹄至烂即可。饮汤吃猪蹄,分顿服食。
应用:王不留行性味甘苦,行血通经下孔;穿山甲性味咸寒,善窜,专能行散,天花粉甘寒生津,僵蚕散结通络,治乳汁不下,漏芦泄热消肿下乳;丁香理气止痛;猪蹄填精血,滋阴液充乳汁,诸味合用,气味芳香,通中有补,不滋腻碍胃,是下乳的常用食疗等。 适合产后乳汁不下,乳房胀痛,按之有块,触痛的妈妈。
▎乌鱼
原料:乌鱼(又称黑鱼)1条,通草3克,葱、盐、料酒等各适量。
做法:将乌鱼去鳞及内脏,洗净,将通草和葱、盐、料酒、水适量一起下锅炖熟即可。
应用:通草味甘、淡,有清热利湿,通经下乳的功效,是常见的通乳食材,可在中药铺买到,乌鱼富含优质蛋白,并具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适合身体未完全复原的妈妈吃。
▎猪肝汤
原料:黄花菜30克,花生米30克,通草6克,猪肝200克。
做法: 下奶食谱将黄花菜30克、通草6克加水煮汤,去渣取汁,入花生米、猪肝煲汤。以花生米熟烂为度。吃猪肝、花生米,饮汤,每日一剂,连服3天。
应用:乳汁为气血化生,气血不足,乳汁量少,黄花菜、花生米、猪肝均能补血益气,化生乳汁,通草一味通络下乳,全方补中有通,为又一帖下乳良方。适合产后乳汁量少,乳房柔软,食欲不振的产妇。
▎鲜拌莴苣
原料:鲜莴苣250克,食盐、味精、黄酒适量。
做法:将鲜莴苣洗净,去皮,切丝,以食盐、黄酒、味精调拌,分顿佐餐食用。每日1剂。
应用:鲜莴苣清脆爽口,有消热利尿通乳的作用,对产妇小便不利、乳汁少有辅助的治疗作用,作为佐餐菜肴,还有增加纤维素,防止便秘的功效。消热利尿下乳。适合产后乳汁稀少,小便频繁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