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子痫也叫妊娠毒血症,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疾病,多发生于临产前,有前驱症状,如面部肌肉跳动,下肢僵直,眼球上翻,两手握紧,两臂屈曲,数分钟后,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呼吸不畅等症状也会出现。发作时,患者瞳孔散大,神志不清,牙关紧咬,可能会咬伤舌头。
中医认为,妊娠子痫多因患者肾阴亏虚,肝失濡养,心火独亢引起,也可因作息不规律,疲劳过度,饮食不节,忧思过度引起,而西医认为,妊娠子痫是先兆子痫发展而来的,而先兆子痫的发病原因与血栓素失衡、免疫异常、胎盘异常等因素有关。
当患者GMP-140发生变化时,血小板就会被高度激活,呈活化状态,提示妊娠子痫可能发生。因此,要定期到医院检查,若血压≥21.3/14.6kPa,蛋白尿增高,即可确诊为子痫,要及早治疗。
妊娠子痫是一种危害比较大的疾病,一旦症状出现,应视情况采取有效的方法治疗。目前治疗妊娠子痫的方法比较多,如西医治疗法、中医治疗法、手术疗法等。下面妈网百科重点介绍妊娠子痫的中医疗法。
妊娠子痫前期治疗:天麻钩藤饮加味,成分有天麻、钩藤、山栀子、茯苓、杜仲、川牛膝、益母草、桑寄生、黄岑,加生地、白芍、女贞子。方中桑寄生、杜仲补肾安胎,茯苓、夜交藤宁心安神,天麻、钩藤、生决明平肝熄风潜阳,山栀、黄芩清热除烦,适合肝肾阴虚,津液不足的前期患者服用。
妊娠子痫发作后治疗:肝风内动型患者可用羚羊钩藤汤,主要成分有竹茹,桑叶,菊花,生地,石菖蒲,生龙齿,生石决定,白芍;痰火上扰型患者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主要成分有制半夏,茯苓,川连,竹茹,陈胆星,天麻;脾虚肝旺型患者可用菊花、石决明、龟板、大腹皮、白术、茯苓皮、生姜皮、陈皮。
妊娠子痫严重者治疗:大承气汤加味,主要成为有厚朴、大黄、芒硝、当归、法半夏、陈皮,枳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