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由于妊娠,机体分泌的激素易使血管壁的平滑肌松弛,增大的子宫压迫腹腔的血管,这样会使怀孕的妇女原有的痔疮严重或出现新的痔疮。因此如果原来有痔疮的女性,在怀孕前应积极治疗痔疮。我们将带领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孕妇痔疮对胎儿有影响吗。
▎孕妇痔疮对胎儿有影响吗
痔疮高发于妊娠女性,专家提醒,孕妇痔疮会影响胎儿发育,由于痔疮会导致便秘,造成排便不畅,致使人体垃圾滞留在肠管内原本应该排泄的代谢产物又被人体吸收,因而会导致中毒。这对孕妇和胎儿都会造成不小的危害。
孕妇比常人更需要充足的营养。痔疮经常反复出血,日积月累,可导致贫血,出现头昏、气短、疲乏无力、精神不佳等表现,这不但影响孕妇自身的健康,也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易造成发育迟缓,低体重,甚至引起早产或死亡。内痔或混合痔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脱出肛门外,由于痔块不断变大和脱出,以至孕妇在行走、咳嗽等腹压稍增时,痔块即能脱出,无法参加活动,使妊娠后期的妇女增大了精神和体力的负担。
由于腹腔压力逐渐增加,尤其在妊娠晚期,不少孕妇出现双下肢浮肿,肛门上下静脉扩张、瘀血加重,最后在自然分娩过程中用力屏气,使腹压急剧上升,导致痔疮水肿、外翻、脱出或嵌顿,难以还纳,给产妇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影响到整个产褥期和产假的身心健康。
▎孕妇痔疮病因
在怀孕期间,由于饮食改变、运动减少,孕妇很容易排便费力或便秘,使直肠下端及肛门的痔静脉丛血液淤积曲张,诱发痔疮;到了怀孕中晚期,为了保证胎儿的营养供应,孕妇盆腔内动脉血流量增多,但随着胎儿发育,子宫日益增大压迫盆腔,腹部压力不断增高及孕激素的升高,更容易使痔静脉丛血管内的血液回流受到阻碍,更容易诱发痔疮或使其加重。
1、血流量增大让血管压力变大
怀孕期间为了供给胎儿所需,血液量会比平常增加约50%,倘若孕妈妈本身体内的血液循环就不好,血液量在短时间内增加会使血管压力变大,形成便秘与痔疮。
2、激素影响导致便秘
怀孕以后,孕妈妈体内的激素改变,使得肠胃蠕动变慢,食物停留在肠胃道的时间延长,被过分吸收水分后,大便就会变得非常干燥,这时排便时必定会更加用力,肛门扩约肌无法承受长期以来的不当施压,逐渐就会形成痔疮。
3、子宫压迫盆腔静脉
怀孕后期,随着胎儿的成长,子宫日益变大,逐渐压迫到骨盆腔中的静脉,导致肛门附近的静脉回流变得不顺畅,致使肛门口出现静脉血管瘤,就是俗称的“痔疮”。
▎孕妇痔疮治疗
不少妇女在怀孕前已经患有痔疮,在孕期往往会加重。孕妇痔疮患者已经形成了一个数量庞大的人群。除了痔疮外,妊娠期间还常并发有肛裂、大便干硬等肛门周围疾病。
这里我们为大家推荐孕期痔疮的两种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
孕期痔疮治疗要根据其症状的严重程度及怀孕的时期来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原则上以保守疗法为主,如温水坐浴及软便剂治疗,局部软膏及栓剂也有疗效。使用软膏栓剂时,必须注意用药安全,一些含有类固醇的药物和麝香的药物应避免使用。
2、手术治疗
严重的痔疮发作时痔核脱出嵌顿,难以回纳,病人往往疼痛难忍,坐立不宁,或出血不止,同样也有造成早产和晚期流产的可能性。目前认为,如保守治疗症状不减轻,仍应考虑手术治疗,但时间应选择好,一般在怀孕20~32周时手术为宜。由于妊娠期盆腔充血,容易出血,手术中应严加注意。妊娠36周后肛门和会阴部充血水肿更为明显,手术后伤口通常难以愈合,故一般不宜手术。一旦分娩结束,再做手术就比较方便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