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主要的功能就是凝血,而当出现血小板低的时候,就很容易会出现出血难止的问题,比如说小刀划伤后很难愈合结痂。这就是因为血小板低导致的止血功能降低以及凝血功能降低等情况,同时血小板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维护毛细血管的完整性和通透性,所以血小板低会导致伤口流血不止的情况。
急性血小板低主要是儿童多见,占据了免疫性疾病的多数,而且不分男女均可能发病,发病前,都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以及病毒的感染情况,尤其是秋冬季节格外多见,起病比较急,主要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皮肤黏膜出现紫癜或者是出血点,畏寒等情况,如果有喷射状呕吐,或者是头痛剧烈则怀疑是颅内出血。急性血小板低一般多可自愈,平均恢复时间为4-6个周左右,少数需要数年以上从而转为慢性疾病。而急性血小板低成人的发病率很低,基本占10%左右。
慢性血小板低主要得症状表现为:突然性的广泛或者是遍布全身的皮肤黏膜紫癜和瘀斑,甚至是皮下血肿以及大量出血点,一般淤点以下肢分布为重点,分布较为均匀,同时还可能伴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等情况,出血持续不易止血等情况。
血小板是人体比较重要的血液组成部分,缺少血小板就容易造成出血不止或者是内脏出血等危及生命的疾病,血小板检测一般选择的检测方法为血常规检查,往往我们去医院检查仅仅是看到一堆数值,而自己根本就看不懂更别说自己正常数值了,那么血小板的正常数值是多少呢?什么情况下说明血小板低呢?
血小板在临床上的正常数值为100-300乘以十的九次方之间,当检查数值小于100的时候就说明血小板低,这个时候应该及时进行相关的干预治疗,避免凝血功能受到损伤而造成凝血功能障碍等问题。这数值只要是在100-300之间就是正常的,可上下浮动,但是只要不低于100都属于正常情况,在100左右的时候可以适当的补充一点补血类的食物,注意休息。
血小板正常值范围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节,避免过高产生血液较为粘稠等情况,建议还是根据报告单进行适当的食补,像是带皮花生就是很好的食补食物,如果血小板低于正常值的话就可以适当选择用中药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或者是内脏器官功能异常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