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中药分类比较复杂,最简单的是按照药物组成分为为单方制剂和复方制剂。
单方制剂有:
1、黄芪:黄芪多糖具有双向调节血压作用。临床常用黄芪配合滋阴药如生地、玄参、麦冬等治疗高血压病。
2、黄连:煎剂有降低血压作用。从黄连整药中提炼的小檗碱(黄连素)可减少体重,显著改善葡萄糖耐量,还可增加脂肪燃烧,减少脂肪合成。
3、黄精: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
4、地黄(包括生地、熟地):具有降低血压作用,且可改善血脂异常。临床应用于高血压病时,多以生地配天冬、枸杞子等。
5、淫羊霍:味辛甘,性温,补肾壮阳,祛风湿,降压。
6、丹参:丹参祛瘀止痛、活血通经,具有扩张血管、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作用;葛根解肌、升阳、生津,具有降血压、减慢心率、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环及心、脑血液供应等作用。
7、鬼箭羽:有降血压及增加体重的作用,并促使胰岛细胞增殖,胰β细胞增生。
8、麦冬:可降低血压,并促使胰岛细胞恢复,肝糖原增加。
单药有降压作用的还有葛根、枸杞子、山萸肉、茯苓、玉竹、桑叶、桑白皮、桑椹、菟丝子、玄参、丹参、知母、仙鹤草、地骨皮、花粉、肉桂等。
复方制剂:降血压的复方制剂在我国古代便有,它的方子之多,令人咋舌。下面选取一些,供大家参考。
1、二冬汤。天冬、麦冬各6克,花粉、黄芩、知母、荷叶各3克,人参、甘草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气阴两虚型高血压病人。
2、枸杞汤。枸杞30克,瓜蒌根、石膏(先煎)、黄连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适用于阴虚化热型高血压病。
3、消中渴不止方。浮萍草(干)90克,土瓜根45克,制成散剂,每剂6克,牛奶调服。适用于高血压病口干多饮者。
通过了解,我们可以知道,目前市面上降血压的药品种有很多,有口服的,有注射的,还有中药制剂,那么降血压的药哪种最好呢?
其实,适合自己病情的药物就是最好的。尤其是高血压病,用药讲究的是个体化,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用药。
目前常用的口服降压药有磺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和格列酮类等。此外,西格列汀、维格列汀等新型降压药也已经用于临床。每一种降压药都有与之相适应的人群,患者需详细了解后选择适宜自己的服用。
1、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降低收缩压的作用优于舒张压,更适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患者或有心衰表现的患者,应用中要注意避免血钾过低,同时如果您有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情况,请务必告知您的医生,避免使用这类药物。
2、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高血压伴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快速心律失常、青光眼和怀孕的患者,但如果您有哮喘或周围血管病则不要使用该类药物。同时该类药物还会影响糖脂代谢,可增加糖尿病发病风险。
3、ACEI 、ARB类药物(如“迪之雅”)更适于有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左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的患者,同时, ACEI、ARB有利于防止肾病进展,但不可用于孕妇。
4、长效CCB(如“拜新同”)有较好的防止脑卒中、血管性痴呆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对糖脂及电解质代谢无影响。
5、α受体阻滞剂(前边没提到,但也较为常用)适于有前列腺增生或脂质代谢紊乱的老年患者。
另外,关于中药降糖,疗效也是因人而异的。很多中药都还是需要配合西药进行治疗的,只是性子比较温和,更注重整体的调理和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