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口腔疾病的护理要点 妈妈需知4要点(2)

时间:2016-02-18    作者:小梅

小儿口腔疾病的护理要点 妈妈需知4要点
 

教幼儿掌握刷牙的技巧

  使用尺寸适合儿童的软毛牙刷。让他选择自己钟爱的牙刷(如通体为他最喜爱的颜色的牙刷、印有他喜欢的电视明星图案的牙刷)。如此,他会更愿意使用牙刷。

  用孩子自己喜欢的杯子漱口,并开始教你的孩子如何用水漱口,父母要多次重复地作示范,确保孩子不将漱口水吞下。

  备好一条毛巾,供他或者你被水溅湿时使用。

  各就各位,预备,刷!

  1、刚开始练习,脱去孩子的外套,或者穿着准备替换的睡衣等服装。

  2、弄湿牙刷,使其软化。如果你的孩子因刷牙而吞进牙膏中的许多氟化物,医生多半会建议他暂缓使用牙膏,除非他学会漱口和将水吐出(一般要在大约两岁时才能学会);能吐漱口水后,可在牙刷上挤一点如同豌豆大小的牙膏。

  3、先让他自己刷牙(学步儿童喜欢模仿父母的动作,所以父母应在他身边刷牙示范)。几秒钟后,你应表扬他,然后说:“轮到我了!”父母应该用来回动作洗刷牙齿的表层,再用轻缓而巡回的动作清洁齿龈以及同样会滋生细菌的舌头。

  4、给他的牙齿取一些滑稽可笑的名字,这一方法可使孩子更有可能把嘴张大。这样,你就能替他刷到漏刷的地方。

  5、“吐水,漱口,再吐水”这一技能对年幼的孩子来说并不是能轻易学会的。你要教他发“扑突”的声音,教他把注意力放在水池上,教他往下注视池底部,而不是教他注视镜子中的身影,这不是凭直觉就能学会的。

  6、揩干你和孩子身上的水,让他面对镜子欣赏自己灿烂的笑容。

小儿口腔疾病的护理要点 妈妈需知4要点
 

小儿口腔疾病的护理要点

  婴幼儿免疫力低下、皮肤粘膜的屏障功能也差,常因感染、外伤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引起口腔粘膜糜烂、损伤而致病。

      感染性口炎

  感染性口炎在婴幼儿较多见,可单纯发病也可继发于腹泻、营养不良、急性感染、久病体弱等全身性疾病时。主要有以下三种:

  A、鹅口疮:又名雪口,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真菌性口炎。此病与新生儿出生时产道感染或乳具感染有关,此外菌群失调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如长期滥用抗菌素)。其表现主要是在孩子的口腔粘膜上出现白色乳凝块样物,可有一处或多处同时发病。这些白膜可以发生在口腔内的任何部位,常见于上下唇内侧、颊粘膜、舌面、牙龈、软硬腭上,有时也能波及到咽部。

  开始为乳白色点状或小片状,逐渐融合成大片乳白色膜,略微凸起,周边不红。不易擦去,若强行擦拭后局部潮红,可有溢血。一般无全身症状,重者可出现食欲低下、拒奶、哭闹不安、低热、呼吸困难等。

  家庭护理要点:

  1、一般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口腔,每日2-3次。

  2、面积较大时,可用制霉菌素10万u加水1-2ml涂患处,一天3次,一般3-4天即可治愈。

  3、孩子生病时应正规使用抗菌素以减少本病的发生。

  4、对于白膜蔓延到喉头、气管、食管乃至血液的严重病儿必须及时送医院治疗。

  B、疱疹性口炎:是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以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最易罹患。起病时可有38℃-40℃的发热,1-2天后口腔粘膜上出现小水疱,可为单个,也可成簇。小水疱破溃后形成很浅的溃疡,上面有黄白色膜样渗出物,周围有红晕。

  患儿常有局部疼痛伴流涎,烦躁哭闹、拒食吐奶等表现。本病终年可以发生,冬春季为流行高峰,具传染性,可在托幼机构群体发病。若不经治疗,经过l-2周会自愈,但容易复发,反复发作者通常与微量元素锌的缺乏有关。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