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黄恒指数是指于早产儿体内的血清中胆红素上升而导致的皮肤、黏膜等组织变成黄色的一种疾病数值。早产儿与足月宝宝的黄恒指数是不一样的,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15毫克/100毫升血液,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5毫克。足月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12.9毫克/100毫升,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2.9毫克。如果发现身体躯干部份在黄疸时黄疸指数大约七至八左右,如果膝盖以下的皮肤也出现黄疸时指数就会超过十二至十五,这时妈妈们就要高度重视了。
正常足月产的小宝宝,黄疽在2—4天内出现,平均在4—5天到达高峰在一周到两周之内会消失,早产儿的黄疸持续会较久而且黄恒指数会偏高一点。黄疸的颜色不能太深(黄疸的深浅可以请教医师或由验血决定),胆色素的数值平均十一到十二毫克左右,早产儿黄疸指数如果太高就要考虑到是否是病理性黄疸。
早产儿黄疸指数正常值是多少新生儿黄疸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百分之六十的足月新生儿和百分之八十的早产儿在出生后1个星期内会出现皮肤发黄的现象。新生儿黄疸又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医学上把生理性黄疸的值作为新生儿黄疸正常值,那么早产儿黄疸指数正常值是多少呢?
早产儿与足月出生宝宝的黄疸正常值有所不同,通常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15毫克/100毫升血液,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5毫克。足月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12.9毫克/100毫升,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2.9毫克。当宝宝的黄疸值超过12.9mg/dl或新生儿黄疸指数上升过快时(每日上升超过5mh/dl),或黄疸持续时间超过足月儿在14天内消退,早产儿在4周内消退或者黄疸退而复现就表示早产儿黄疸不健康可能患了病理性黄疸,妈妈们应该引起重视。
早产儿黄疸指数偏高怎么办早产儿黄恒指数其实就是指由于早产儿体内的血清中胆红素上升而导致的皮肤、黏膜等组织变成黄色的一种疾病数值,在常见疾病当中,黄疸是一高发率的疾病,特别是对于新生儿和早产儿,但是对于黄疸真正了解和熟知的人还是占少数。如果早产儿黄疸指数偏高怎么办呢?
1、光照疗法:这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将新生儿卧于光疗箱中,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其余均裸露,用单面光或双面光照射持续24--48小时(一般不超过4天),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2、换血疗法:换血能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但换血需要一定的条件亦可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故应严格掌握指征。
3、药物疗法:供应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
引起早产儿黄疸指数偏高的原因早产儿黄疸是由于婴儿胆红素的代谢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的一种现象,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可能出现在50%-60%的足月婴儿身上和80%的早产儿身上,不过这种情况在足月婴儿身上发生的现象是2-3天会出现,4-5天达到高峰期,5-7天逐渐消退,2周内完全消退。而在早产儿升上发生的时间就可能会长一些了,最后消退时间可能是3-4周。有些早产儿会出现黄恒指数偏高的现象,那么引起早产儿黄疸指数偏高的原因有哪些呢?
1、生理性黄疸: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是在第2~3天开始,这时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白眼珠)以蓝为主微带黄色,尿稍黄但不染尿布,第4~5天最黄,足月儿在第10~14天消退,检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会出现得较早、指数偏高,也持续较久,可延迟至3~4周消退。
2、母乳性黄疸:因吃母乳早产儿发生黄疸称为母乳性黄疸,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它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致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增加导致出现早产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也是引起早产儿黄疸指数偏高的原因之一。
3、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往往会引起早产儿黄疸指数偏高。
如何预防早产儿黄疸黄恒可谓是婴儿身体健康的晴雨表,特别是早产儿更需要得到爸爸妈妈的更多照顾,虽说早产儿出现黄疸属正常现象,但是早产儿黄疸指数如果太高就要考虑到是否是病理性黄疸。如果早产儿出现黄恒了爸爸妈妈难免会担惊受怕,那么如何预防早产儿黄恒呢?
1、妇女如曾生过有胎黄的婴儿再妊娠时应作预防,按时服用中药。
2、早产儿出生之后应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还要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3、早产儿如需进行换血疗法时应及时做好病室空气消毒,备齐血及各种药品、物品,严格操作规程。另外,大人应该要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4、注意观察胎黄早产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状,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5、胎黄常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致使早产儿出生后出现胎黄,故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早产儿出现黄疸现象,之后又出现了消退现象,父母似乎可以松一口气了,可是还有一个问题也是不得不注意的,早产儿黄疸会不会出现反复呢?
早产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出现的皮肤,巩膜及粘膜黄染!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通常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延长到3-4周;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早,通常在24小时内出现。
一般来讲生理性黄疸不会反复,但是病理性黄疸如没有根治可能出现反复。如果早产儿的黄疸出现的时间早,在生理性黄疸减退后又重新出现而且颜色加深,同时伴有其它症状,就可能是病理性黄疸。它的症状为皮肤发黄,白眼球、泪水和尿液有时也呈黄色,如果新生儿精神倦怠、哭声无力、不吃奶时,应尽快去医院检查接受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护理。
如何判断早产儿黄疸爸爸妈妈们如何来诊断黄疸类型,及时发现宝宝们的黄疸现象,让宝宝得到最好的治疗呢?下面告诉大家几点,希望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的情况,以便准确做出判断。
1、黄疸出现的时间
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3天左右出现,少数在生后第二天起就看到皮肤轻微发黄,或延迟到生后5天出现。以后逐渐加重,通常于黄疸出现后第2—3天最明显。
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早,常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如果一个新生儿生后几小时就出现黄疸,一般最早出现的部位是巩膜和面部,那么提示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2、黄疸的程度
生理性黄疸:主要靠测定血清胆红素来判定。生理性黄疸的最高值,是新生足月儿不应超过12mg%,早产儿不应超过15mg%。黄疸出现的顺序是最先从巩膜、面部、颈部然后蔓延到躯干和四肢。
病理性黄疸:黄疸进展快,从面部逐渐波及到躯干、四肢,如果发现新生儿手足心均被黄染,多提示其血胆红素值超过12mg%。
3、黄疸消退的时间
生理性黄疸:新生足月儿一般在生后7—10天黄疸消退,最迟不能超过生后2周,早产儿可延迟至生后3—4周退净。
病理性黄疸:常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3周。如果新生儿生后2周仍有黄疸,无论血清胆红素是多少均提示是异常情况,家长最好带其到医院作必要的检查,以便找出引起黄疸的原因。
4、其它细节
生理性黄疸:新生儿除黄疸外,其它各方面都表现正常,如吃奶、睡眠、哭声、大小便、体温等。
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精神状态明显不是特别好,有时候还出现了双眼往一个方向凝视或者惊叫或者抽搐。
早产儿黄疸正常值早产儿黄疸是因为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者其他器官黄染,是早产儿时期最常见的临床问题。早产儿血液中胆红素超过5-7mg/dl(成人超过2mg/dl)可以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一般情况下黄疸现象的出现是在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通常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延长到3—4周;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早,通常在24小时内出现。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出现的黄疸,称之为早产儿黄疸,主要症状为皮肤、黏膜、巩膜发黄,宝宝食欲不振、不安躁动,体温可能也会有所上升。
早产儿黄疸是新生儿中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临床上有60%的足月产宝宝在出生后一周内会出现黄疸,80%的早产儿会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早产儿黄疸主要是因为早产儿的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胆红素代谢异常,血中的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的一种疾病,具体又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早产儿黄疸多久能退有很多宝宝在刚出生的时候都会有早产儿黄疸的情况出现,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家长们可以不用担心,只要不是病理性黄疸的话很快就会褪去。家长们只要做好护理就好了。那么早产儿黄疸一般多久能退呢?
如果是生理性黄疸是不需要治疗的,如果是病理性黄疸的话主要的治疗方式是照蓝光,所以必须到医院儿科就诊后治疗,并复测经皮测胆红素了解治疗效果。病理性黄疸不论何种原因,严重时均可引起核黄疸,其预后差,除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外,严重的可引起死亡。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黄疸,4—5天后最明显,7—14天自然消退,一般情况良好,无不良反应,称“生理性黄疸”,早产儿黄疸可持续到14天消失,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4—7天,持续2个月左右,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无临床症状。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得早,生后24小时内即出黄疸。黄疸持久,出生2—3周后黄疸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或减轻后又加深。黄疸程度重,呈金黄色或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较明显的黄疸或血清胆红素大于12—15毫克/公升。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者。有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等表现者。
早产儿黄疸高怎么办早产儿黄疸过高怎么办?早产儿的黄疸情况一般会比足月儿明显,一般出现早,时间长,黄的指数高,消退晚。如果黄疸出现的早,黄的厉害,总也不退或黄疸退后又再次出现黄疸,则应立即就医。
传统观念上的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血清胆红素水平超过现行生理性黄疸的标准255μmol/L(>15mg/dl),属于病理性黄疸的范畴,在以往临床工作中常常认为病理性黄疸都是高胆红素血症,或高胆红素血症都是病理性黄疸,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
在一些非溶血性黄疸的早产儿人群中,如:窒息、缺氧、感染、高碳酸血症和低蛋白血症等。这些早产儿的胆红素水平尚未达到传统意义上的病理性黄疸水平,也有形成胆红素脑病的可能。所以早产儿病理性黄疸不一定都是超过生理性黄疸标准的高胆红素血症。超过生理性黄疸标准的高胆红素血症大多都应该认为是病理性的。
其实,早产儿和正常孩子并无太大的区别。要紧的是要弄清当时孩子发黄的原因。必要时可采取药物治疗或光疗等各种各样的早产儿黄疸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