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15种合理“异常”(2)

时间:2016-03-01    作者:起跑线


        6. 体重减轻

        由于出生后最初几天进食较少,同时有不显性失水和大小便排出,故在生后的2-4天内体重有所下降,较刚出生时减轻体重约6%-9%,称之 为生理性体重下降。随着奶量的增大,进食增加,约在生后10 天左右恢复正常,进入快速生长阶段。

        7. 短暂的窒息

        新生儿呼吸的唯一通道是鼻子,虽然较高位置的喉头保证了吸奶时不会意外呛着,但也造成了他无法用嘴呼吸的生理特点。此外,由于宝 宝的肺部还没有发育成熟,有时会有10秒钟左右的“窒息”。不过,6个月后就会正常起来。

        8. 脱水热

        新生儿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室温过高时通过皮肤散热增加,如果此时体内水分不足,血液浓缩,易使新生儿发生 脱水热。脱水热的热度一般不超过38℃,如能及时发现,补液后可很快降至正常。

        9. 眼睛斜视

        刚出生的宝宝,由于在产道中受过挤压,所以眼睑会有些浮肿,一般2-3天就会消失。一般而言,新生儿早期眼球尚未固定,看起来有点 斗鸡眼,而且眼部的肌肉调节不良,常有短暂性的斜视,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如果3 个月后,宝宝仍旧斜视,应及时带他去医院就诊。

        10. 乳腺肿大

        由于母亲妊娠后期雌激素对胎儿的影响,在新生儿出生1 周内,不论男孩,女孩都可出现乳腺肿大,可有蚕豆样大小,还可见乳晕颜色增 深及泌乳。 乳房肿大要在出生后第2-3周才自行消退。有些老人认为女宝宝应该挤出乳汁,使肿大的乳腺恢复正常,同时保证以后妊娠哺乳时 有乳汁分泌。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并可能引起感染。

        11. 频繁打嗝

        宝宝出生后的几个月内,一直都有较频繁的打嗝,这是由于横膈膜还未发育成熟。此外,有时打嗝是由于宝宝过于兴奋,有时则是由于刚 喂过奶。到了3-4 个月的时候,宝宝打嗝就会少多了。若家中的宝宝持续地打嗝一段时间,可以喂宝宝喝一些温开水,以止住打嗝。

        12. 扁平足

        事实上,新生儿足底扁而平是正常的。相反,如果婴儿在头几个月里就有很高的足弓反而是一种不良的信号,因为它预示着宝宝会有神经 或肌肉方面的问题。宝宝到了4-6 岁的时候足弓才会发育好。

        13. 内八脚和罗圈腿

        由于子宫中空间有限,胎儿是以双腿交叉蜷曲,臀部和膝盖拉伸的姿势生长的,因此他的腿、脚向内弯曲。出生后,随着宝宝经常的运动 ,臀部和腿部的肌肉力量加强,宝宝的身体和脚就会慢慢变直。

        14. 惊跳

        新生儿常在入睡之后有局部的肌肉抽动现象,尤其手指或脚趾会轻轻地颤动,或是受到轻微的刺激如强光、声音或震动等,会表现出双手 向上张开,很快又收回,有时还会伴随啼哭的“惊跳”反应。这是由于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所致。此时,只要妈妈用手轻轻按住宝宝身 体的任何一个部位,就可以使他安静下来。

        15. 红色尿

        新生儿出生后2-5天,由于小便较少,加之白细胞分解较多,使尿酸盐排泄增加,可使尿液呈红色,并在排尿时出现啼哭,多在尿液染红 尿布后被发现。可加大哺乳量或多喂温开水以增加尿量,防止结晶和栓塞。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