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因治疗
在发现新生儿患上败血症时,就要及时选择正确的抗菌药物医治。抗生素要选用带有杀菌的作用,例如青霉素类、林可霉素等。倘若感染较严重,需要几种药物联合使用,但要注意避免二重感染。最快的途径是采取静脉给药的方式,根据疗程情况而定,一般在一周至两周,有特殊情况需超过三周,比如并发症患儿。
2.局部病症清除
身体局部有炎症,例如脐炎、口腔溃烂等,需及时处理,避免一切感染源头。
3.免疫治疗
新生儿易被病菌感染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的免疫系统及其抗体还没有成人那么成熟,所以可以直接在血液中加入各种免疫因子和抗体,提高免疫能力。有换血治疗、免疫球蛋白治疗、粒细胞输注等多种方式。
4.支持疗法
多休息,多补充营养,摄入适量维生素,保证能量供应,保证体内酸碱、水、电解质的必要平衡。在一定情况下,可以进行输血、输入白蛋白等治疗,倘若发生发热现象,可采取物理方法降温。
5.对症治疗
败血症患儿体温不稳定,可能会发热,所以要采用一些办法来保持患儿的正常体温,而对症治疗,采用的是物理方法。倘若患者有血液无法正常循环,可以适当补充血容量,并且选用血管活性药物。倘若有脑水肿现象,理应选择脱水剂。
注意:一般的败血症,只要患儿治疗的及时,并采用恰当的方法,应该是不会留下后遗症的,在治愈后,不会影响到孩子的正常生活。但是,稍微严重点的败血症,会根据其严重程度,来影响孩子器官的损坏程度。
不同的感染途径,就要采用不同的应对措施。只要方法是对的,就可以成功预防败血症。
1.做好围生期保养
预防新生儿败血症,需要孕妇的配合,在怀孕期间,定期做检查;若在怀孕期间有过病史,或有以下状况,如新生儿胎膜破裂过早、在母体时间过长而窒息、生产过程持续时间过长等,最好给新生儿做全面检查,提早预防。倘若新生儿在出生时难产或羊水非常污浊,可以选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另外,要做好消毒措施,所有需要和新生儿接触的人或物都要进行必要的消毒,如医师、护士、产妇均要洗手,器具也均要消毒,以便切断感染途径。
2.对高危儿加强监测
要加强监测疑似出现该症的小朋友,注意其面色、体温以及喝奶时的精神状况。
3.做好皮肤黏膜护理
尤其是口腔和肚脐部位的卫生,以及是否有损伤,都需特别注意,以免发生感染。给新生儿擦洗清洁时,要用柔软的毛巾,避免口腔因粗糙的毛巾摩擦受损。一旦发生感染,及时处理,同时可以使用适量的抗生素,降低感染的可能性。一旦新生儿皮肤化脓感染,要进行隔离,对使用的医疗器械全面消毒,防止各种途径的感染。此外,尤其要提醒家长,千万不要随意“挑马牙”,否则很可能会使宝宝感染该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