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治疗有哪些 颅内出血的6大预防方法

时间:2016-02-22    作者:小芳

  颅内出血是新生儿脑损伤的常见形式,与围生期窒息和产伤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硬脑膜下出血、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脑实质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小脑出血及混合性出血,这病在早产儿中较多见。那么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治疗有哪些?颅内出血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治疗有哪些 颅内出血的5大预防方法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治疗

  1、支持疗法

  保持患儿安静,避免搬动或尽量减少刺激性操作;维持血压正常,保证热量足够供给,注意液体平衡,纠正酸中毒。

  2、控制惊厥

  有惊厥时可用苯巴比妥或咪达唑仑和地西洋等抗惊厥药。

  3、降低颅内压

  对伴有颅内高压者可使用地塞米松每次0.5-1.0mg/kg,每日2次静脉滴注。如有瞳孔不等大、呼吸节律不整、叹息样呼吸或双吸气时可使用甘露醇,剂量根据病情决定,一般每次0.25-0.5mg/kg,静脉推注。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治疗有哪些 颅内出血的5大预防方法
 

  4、止血药

  新生儿颅内出血治疗可以使用酚磺乙胺(止血敏)、卡巴克络(安络血)、维生素K1和立止血(reptilase)等。

  5、脑代谢激活剂

  出血停止后,可给予胞二磷胆碱静脉滴注,0.1g/次,加入5%-10%葡萄糖液50ml,每日1次,10-14天为1疗程;脑活素2ml,稀释后静滴,每日1次,10-14天为1疗程。恢复期可给脑复康每日0.2g,连续服药3个月。

  6、脑硬膜穿刺

  脑硬膜穿刺主要是用于硬脑膜下出血患儿,每日1次,每次抽出量不超过15ml。

  7、出血后脑积水

  对新生儿颅内出血后脑积水,可进行脑室穿刺引流,维持7天后撤除。如果头围还是继续增大,可考虑脑积水分流术。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