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偏高的症状有哪些 3种治疗方法

时间:2016-02-22    作者:小芳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新生儿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那么新生儿黄疸偏高的症状有哪些?有哪些治疗方法?

新生儿黄疸偏高的症状有哪些 3种治疗方法

新生儿黄疸偏高的症状

  1.生理性黄疸

  轻者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巩膜亦可黄染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复正常;重者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能黄染时间长达1周以上,特别是个别早产儿可持续至4周,其粪仍系黄色,尿中无胆红素。

  2.黄疸色泽

  轻者呈浅花色,重者颜色较深,但皮肤红润黄里透红。

  3.黄疸部位

  多见于躯干、巩膜及四肢近端一般不过肘膝。

新生儿黄疸偏高的症状有哪些 3种治疗方法
 

  4.新生儿

  一般情况好,无贫血,肝脾不肿大肝功能正常,不发生核黄疸。

  5.早产儿

  生理性黄疸较足月儿多见,可略延迟1~2天出现,黄疸程度较重消退也较迟,可延至2~4周。

新生儿黄疸偏高的症状有哪些 3种治疗方法

黄疸偏高的3种治疗方法

  1.光照疗法

  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将新生儿卧于光疗箱中,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其余均裸露。用单面光或双面光照射,持续2~48小时(一般不超过4天),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2.换血疗法

  换血能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但换血需要一定的条件,亦可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故应严格掌握指征。

  3.药物治疗

  供应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