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需了解 新生儿发热的原因

时间:2016-07-12    作者:小鑫

  体温升高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症状,正常新生儿的肛温为36.2~37.8℃,腋下温度较肛温稍低,在36~37℃,当新生儿腋温超过37.2℃或肛温超过37.8℃时称发热(fever)。腋温37.5~38℃称低热,38.1~39℃称中等度发热,39.1~41℃称高热.41℃以上称超高热。其实,造成新生儿发热的原因比较复杂的,且听育儿小编详细分析。

爸妈需了解 新生儿发热的原因

图片来源于华盖

●1、感染性:

  包括由病毒、细菌、立克次体、原虫、螺旋体、霉菌等所引起的急性感染,对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败血症和各种急性传染病等,都是引起发热的常见原因。

●2、非感染性:

  (1)无菌组织被破坏或坏死:

  如白血病、血管内栓塞、烧伤、骨折、血肿、腹腔或胸腔内血液的吸收等。

  (2)大量失血或失水:

  可使有效血循环量减少而致散热障碍,因而体温升高,但如发生循环衰竭,则正常代谢停滞,而产热过少,反而体温不升。

  (3)产热、散热异常:

  如惊厥及癫痫持续状态所致的产热过多;由于广泛性鱼鳞病、广泛性皮炎、无汗腺症或包盖太严过厚所致的散热障碍等。

爸妈需了解 新生儿发热的原因

图片来源于华盖

  (4)生物制剂或药物反应:

  如血清、菌苗、异体蛋白或某些药物(如磺胺类、巴比妥类等)过敏。

  (5)中枢调节失调:

  如某些功能性低热及体温中枢调节失调,夏天室内温度过高,新生儿汗腺发育相对不足,散热差,易导致发热。

  (6)其他原因引起的小儿发热:

  如脱水热,发病率较高,多在出生后4—5天发生,主要是奶和水喂的不够,又加上从呼吸道、皮肤、大小便丢失不少水分,使患儿严重缺水。温度可高达39—40℃,患儿啼哭或倦睡、前囟下陷、皮肤弹性差、口腔粘膜干燥、尿量减少等轻度脱水现象,大多持续数小时后逐渐退热,也可以1天内数次发热,但很少有连续发热数十天以上者。另外如患儿出现核黄疸(黄疸过重引起的脑病),颅内出血(产伤)后遗症均可引起发热。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