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介绍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方法

时间:2016-07-12    作者:小鑫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出现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主要症状为皮肤、黏膜、巩膜发黄,孩子食欲不振、不安躁动,体温可能也会有所上升。初为人父母的爸妈们在新生儿护理期间遇到这种情况时 ,该如何护理呢?下面,育儿小编就简单介绍一下新生儿黄疸护理要点。

简单介绍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方法

图片来源于华盖

●1.判断患病程度:

  黄疸病情,可以通过观察皮肤黄染的深浅来做出大致的判断。一般来说,仅头面部泛黄,为轻度黄疸;如黄染蔓延到身躯,则为中度;如双臂、双腿、手足等亦被黄染,则病情严重。

●2.粪便颜色:

  如粪便呈陶土色,又兼有身体变黄,则有可能是胆道阻塞引发的黄疸,需及时就医。

●3.排尽胎便:

  一旦胎便中的胆红素被婴儿重吸收,使血液中胆红素超标而发生黄疸。故应当及时排尽胎便。

  判断的方法:当大便由黑转黄,说明胎便已尽。

●4.充分饮水:

  保证新生儿每天有6-8次排尿,有助于胆红素的排出。黄疸病期,可给予糖水以补充热量,保护肝脏。

简单介绍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方法

图片来源于华盖

●5.光线照射:

  除了接受紫外灯照射外,平时的自然光照射也有助于黄疸患儿的痊愈。因为自然光也含有紫外线,会促使体内的胆红素转化为某些水溶性物质,随尿液排出体外。

●6.注意观察:

  如黄疸迟迟不褪,加重或反复发作,或出现食欲不振、精神不佳、体温波动,惊觉抽搐等现象,需马上就医。

●7.注意卫生:

  应当保证皮肤清洁,避免破损感染。换血疗法,应当在经过消毒的无菌手术室内,按照手术相关规程进行,并有必要的药物和应急血液。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