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刚出生时对外界环境感觉异常敏感,而且自身的调节功能还比较差,又不能向父母们表达,所以是很容易突发急性病症的。这些病症大多都是护理不当引起的,一般来得快去的也快,只要找对了处理方法,很快就能让新生儿恢复健康。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新生儿脱水热了。那么什么是新生儿脱水热呢?下面就让育儿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图片来源于华盖
什么是新生儿脱水热
新生儿脱水热是由于新生儿机体内水分不足而引起的发热。
当呼吸、皮肤及大小便失去的水分超过了喂哺新生儿所得的液体量时,即可发生脱水热。当天气干燥与炎热,或室温过高、保暖过度时,均可使新生儿体内水分丢失过多,如补充供给不足,即可致发热。
新生儿脱水热多发生于出生后2-4天。新生儿可表现烦躁不安及啼哭,但一般情况尚可。无感染中毒症状,体温可突然升高,有时可达39-40度,体重可下降,前囟稍凹陷,口唇粘膜干燥,皮肤弹性较差,尿量减少,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其他疾病,供给足量水分后体温迅速下降。
为预防本病,在新生儿初生的几天内,如果奶量不足,给新生儿喂葡萄糖或白开水,炎热天要避免过度保暖,以防出汗过多。如发现脱水热,应每2小时喂水或5%葡萄糖水1次,每次10-15毫升。
夏季新生儿为什么容易出现脱水热
这是因为水是人体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新生儿体重的80%是水,婴儿体重的70%是水。婴儿每日每公斤体重需水量为150毫升,2岁以上的孩子至少也要100毫升。这些需要的水分除由进食供给外,还需要另外补充。夏天气温高,新生儿排出大量的汗液,需要比其它季节补充更多的水。据测定,体温每升高1℃,体内的水分就要蒸发掉10%。这时如果不及时给新生儿补充水分,就会发生脱水而发热,严重者甚至发生中暑。
由于新生儿大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健全,对外界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差,抵抗力弱,加上又不会说话,即使出现不适,也只能用哭闹来表达。有的年轻父母缺乏经验,往往以为新生儿哭闹就是肚子饿了,于是就迫不急待地给他们吃奶、喂奶粉,结果因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糖过多,水分相对不足,导致体内细胞缺水。
图片来源于华盖
如何鉴别新生儿是否缺水
鉴别新生儿是否缺水可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睡眠与排尿情况。发现新生儿未到喂奶时间就哭闹不停,睡眠不安或排尿次数明显减少,而且排尿量多,同时还伴有发热、口唇干燥、情绪烦躁等症状,那就可能是因缺少水所致的脱水热。这时就要及时给新生儿喂水,最好在两次喂奶中间喂些0.5%的淡盐开水,人工喂养的新生儿在夏季更应多喂些淡盐水,以免发生脱水热。
如何预防新生儿脱水
1.给新生儿一个凉爽环境
如果新生儿缺水没有得到及时补充,则容易引起脱水,对于这种非病理性脱水,父母只要细心护理就能预防和改善,例如为新生儿营造一个舒适凉爽的环境非常关键,周围温度不能过高,以免大量出汗。
2.防新生儿脱水的绝佳武器是白开水
新生儿出汗很多、烦躁不安甚至大便干燥,就是脱水的迹象,及时补水是防止脱水的最佳途径,而与体温温度相似的白开水是最佳选择。此外,4个月以下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夏天也可以适当喝水。
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婴儿,不仅要注意喝水,在制作辅食时,口味一定要注意清淡,避免加过多盐或糖而增加婴儿肾脏的负担,从而加重脱水。
3.病理性脱水要就医
与正常脱水不同的是病理性脱水,例如腹泻、脱水热引起的新生儿脱水,家长一定要谨慎对待。
面对有严重腹泻症状的新生儿,光靠喝水并不能解决脱水的问题,父母一定要遵照医嘱,例如在医院进行输液,或到药店购买口服的补液盐,严格按照说明分次给新生儿服用。尤其要注意的是,很多新生儿的脱水属于“新生儿脱水热”,这种情况除了给新生儿进行物理降温外,其他最好交给医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