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螳螂嘴 爸妈要科学护理

时间:2016-08-11    作者:小鑫

  新生儿的身体看起来就是大人的缩小版,但是我们也知道,宝宝有很多地方是和我们不一样的。常常会有不同的情况发生,如果是这样的话,爸妈也不用担心。那么,对于什么是螳螂嘴呢?相信很多新手爸妈都还不了解,宝宝螳螂嘴怎么办?如何护理?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螳螂嘴

图片来源于华盖

什么是螳螂嘴

  大家所说的“螳螂嘴”,也就是在新生儿口腔的两侧颊部都有一个较厚的脂肪垫隆起的一个表现。婴儿在4-6周,牙龈黏膜上常有微凸的乳白色或黄白色小颗粒,类似牙齿组织俗称“马牙”,板牙称为“上皮珠”这是正常上皮细胞的堆积和为黏液囊肿,对吸乳及日后出牙无碍 一般无须处理数周后回自行脱落消失如不及时脱落则可成为局步刺激物,如有污染也可能发生炎症,如却有妨碍可用2%红汞消毒,用消毒针挑破上皮珠,放出白色物质即可。

什么是螳螂嘴

图片来源于华盖

宝宝螳螂嘴怎么办

  每个新生儿在口腔的两侧颊部都各有一个较厚的脂肪垫隆起。因个体差异,有的新生儿更为明显,民间俗称“螳螂嘴”。那宝宝螳螂嘴怎么办?

  有很多父母挑割“螳螂嘴”可引起婴儿口腔疼痛,从而加剧宝宝吸奶困难;另外,口腔中的许多细菌也可乘机进入挑割的创口,引起深部组织发炎,甚至引起菌血症及败血症。应该做法如下:

  1、如果遇到宝宝不吃奶的情况,应及时找医生咨询,客观分析宝宝不吃奶的原因,然后针对原因采取措施。

  2、“螳螂嘴”其实是脂肪垫,宝宝在用力吸吮时,如果没有脂肪层的弹性,会使双颊内陷。所以,“螳螂嘴”不仅不会妨碍新生儿吸奶,反而有助于提高他的吸吮能力。

  一般来说,每个新生宝宝都都会存在大小程度不同的“螳螂嘴”,随着吸吮期的结束,“螳螂嘴”会慢慢萎缩消退,故无需特殊处理。

什么是螳螂嘴

图片来源于华盖

新生儿螳螂嘴怎么护理

  新生儿的“螳螂嘴”,家长们千万不能用针挑或用粗布擦拭用针挑,用布蘸盐水或淘米水擦破马牙,这些做法都是不科学的。

  因为在新生儿时期,唾液腺的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口腔粘膜极为柔嫩,比较干燥,易受破损,加之口腔粘膜血管丰富,所以细菌极易由损伤的粘膜处侵入,发生感染。轻者局部出血或发生口腔炎,重者可引起败血症,危及新生儿的生命,其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轻微的患者局部会出血或发生口腔炎,如果严重的话有可能会引起败血症,甚至危及新生儿的生命,其后果大家也知道。

  由于新生儿的口腔粘膜非常柔嫩,容易破损,所以护理起来要更细心才得,所以不可盲目的采取举动,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改善下即可。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