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唇的遗传因素 该怎么治疗

时间:2016-08-24    作者:小鑫

  宝宝是爸爸妈妈心头的痛,但是不少宝宝出生后就患有兔唇。唇裂,是指先天性的上嘴唇开裂,有单侧裂开,也有双侧裂开的。宝宝出现这种状况家长都很心疼,那么这需要从孕前就做好预防措施。只有了解清楚兔唇才能更好的照顾宝宝。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兔唇的遗传因素。

兔唇的遗传因素

图片来源于华盖

▼兔唇的遗传因素

  发生兔唇的原因,遗传因素也占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家属患有兔唇等先天性疾病遗传给胎儿的几率大概为4%。兔唇的婴幼儿发生的几率会因为直系或者旁系亲属的发生有关,如果亲人有类似的畸形发生,那么新生儿患兔唇的可能性也会有所增加,因此认为唇裂畸形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遗传学研究认为兔唇属于多基因遗传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在直系亲属中有兔唇畸形者,其后代的兔唇发生率比亲属中无兔唇畸形者要高。遗传因素往往难以避免,但可以通过尽量减少环境因素的干扰,减少宝宝发生兔唇的几率。

▼兔唇是怎么形成的

  兔唇是怎么形成的?兔唇的形成是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很大,那么,当胎儿在妈妈体内发育,发生兔唇这样的先天性畸形。

  正常的胎儿,在第五周以后开始由一些胚胎突起逐渐互相融合形成面部,如未能正常发育便可发生畸形,其中包括唇裂。如果胎儿的亲属有人患有兔唇这种先天性畸形,那么也有可能通过母体将这样的遗传基因遗传给宝宝,或者是受到营养缺乏、感染病毒或损伤、用药因素、烟酒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当胚胎发育到第五周左右,胎儿口区周围形成一个中鼻突、两个侧鼻突和来自第一鳃弓的上、下颌突就会受影响,当两侧上颌突与中鼻突融合,形成上唇就会发育不正常,出现融合障碍形成唇裂,若两侧均未融合则成双侧唇裂。

兔唇的遗传因素

图片来源于华盖

▼兔唇该怎么治疗

  在发现胎儿患有兔唇后,只要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做手术修复,是可以治好的。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对患儿进行手术治疗,对他(她)发音、说话等方面也要进行训练,避免因唇腭裂导致发音不清,产生语言障碍。那么如何进行兔唇修复呢?

  兔唇整形手术在出生后3-6个月进行较好,因为此时患儿全身情况比较稳定,能较安全地手术。双侧兔唇手术宜在6个月之后进行,但最好也不要超过1岁。腭裂一般在学说话前,即2岁前治疗。

  兔唇整形手术方法较多,有旋转推进法、三角瓣法、矩形瓣法等。它们的优点是保留组织多,修复后的上唇较松动,唇型整齐,可见唇珠,疤痕较小。但有些患者在术后不久会出现鼻底处重新塌陷,疤痕增大或上唇动态畸形,造成远期效果不佳。

兔唇的遗传因素

图片来源于华盖

▼兔唇会遗传吗

  唇裂俗称兔唇、缺嘴、豁嘴,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发病率约为1.82‰,全国现有患者170多万,属于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发病率比较低,但并不像有些人想像得那样可怕,只要及早治疗,基本上不会影响孩子日后的正常生活。人胚在形成的过程中,面部和口腔是有很多突起互相融合而形成的。在胚胎4~6周时,正是这些突起融合的时候,此时如果有一些因素影响了这些突起的融合,就会发生兔唇面的其他部位裂开。

  唇裂的主要表现为上唇部裂开,根据裂隙的部位和裂开的程度可分为三度。

  1、一度唇裂仅为红唇裂开。

  2、二度唇裂为裂隙超过红唇但未达鼻底。

  3、三度唇裂为裂隙由红唇至鼻底全部裂开,前二者又称为不完全唇裂,最后者又称为完全唇裂。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