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宝宝生命还很脆弱,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状况。惊厥就是其中的一个。虽然发病时间短暂,但是一旦频繁发生,容易诱发严重的并发症,将给宝宝身体与脑部发育带来负面影响。那么,新生儿惊厥的护理注意事项有哪些?下面请跟起跑线育儿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新生儿惊厥的原因
新生儿惊厥的原因可能是缺氧缺血性脑病导致,脑膜炎、脑炎、脑脓肿、败血症、破伤风等,以化脓性脑膜炎和败血症也会出现惊厥的症状。药物过量或中毒也会造成惊厥。此现象也可能是家族性良性惊厥。
1、颅内疾病:缺氧缺血性脑病:占惊厥病因的60%—70%,惊厥多见于生后24小时内; 缺氧性及产伤性颅内出血:惊厥多见于生后2—3天;脑梗塞:多为大脑中动脉梗塞、惊厥多见于生后1—4天。
2、感染:多见于脑膜炎、脑炎、脑脓肿、败血症、破伤风等,以化脓性脑膜炎和败血症为多。宫内感染的宝宝,惊厥见于生后3天内,生后感染的则多见于出生后1周后。新生儿高热惊厥罕见。
3、代谢异常:低血糖,多发生于生后3天内;低钙血症,包括惊厥发生于生后1—3天的早发型及生后1—2周的迟发型;低镁血症,常与迟发型低钙血症并存;高钙或低钠血症;维生素B6缺乏症:惊厥见于生后数小时到2周,镇静剂无效;胆红素脑病;氨基酸代谢异常:枫糖尿症、苯丙酮尿症、高甘氨酸血症等。
4、药物:药物过量或中毒:如兴奋剂、氨茶碱、有机磷等。撤药综合症:孕母用麻醉药,苯巴比妥类药物,能透过胎盘进入胎儿,分娩后药物供应突然中断,常于生后6小时内发生惊厥,24—48小时恢复正常。
5、先天性中枢性神经系统畸形:脑积水、脑发育不全、小头畸形等。
6、家族性良性惊厥:为自限性疾病,惊厥发生于生后3天以内,发作频繁但一般情况良好,87%于数周至数月后自愈,13%发展为癫痫。
7、其他:包括红细胞增多症、半乳糖血症、高血压脑病等,或原因不明。
▼新生儿惊厥的表现
1、姿势的改变。
正常的新生儿肢体常呈屈曲状态,但又非过分曲屈,腕、膝、肘、踝等关节的角度一般不小于90°,打开包被四肢常有不规则的舞动。如四肢各关节角度小于90°,说明肌张力增高,若四肢松软、伸直,全身成大字形,说明肌张力低下。
2、面色改变。
新生儿出现严重惊厥时,常伴有短时间的面色发白或青紫,有时可同时伴有口吐白沫。这时一定要及时就医,把握好最佳就医时机。
3、眼神的改变。
新生儿惊厥时,大部分会伴有短时间的意识丧失,表现为失神、瞪眼或斜视等。总之,新生儿惊厥时除肢体或肌肉抽动外,还会伴有神志、面色、肌张力等等的改变,爸妈只要仔细观察,不难识别。
▼新生儿惊厥的护理
1、针对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来预防。例如癫痫病人需按医嘱服药,如果突然停药,即使是1天~2天,都会导致癫痫抽筋的发作。小儿高热易抽筋,及时退热可预防抽筋;缺钙会引起抽筋,所以小孩要补足钙(多吃含钙食物,必要时服葡萄糖酸钙,钙片等),同时要多晒太阳,服食鱼肝油等。
2、一旦发生全身性突然抽搐,应镇静止痉,同时马上找医生。一般抽筋不会立即危害生命,所以不必过分惊慌,在医生到来前,应采取以下应急方法:
(1)立即将小儿平放于床上,头偏向一侧并略向后仰,颈部稍抬高,将患者领口,皮带,腰带等松解,注意不要使患者跌落地上。
(2)迅速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与呕吐物,以保证呼吸道通畅,为防止牙齿咬伤舌,应以纱布或布条包绕的压舌板或筷子放于上下牙齿之间.并以手指掐压人中穴位及合谷穴位,以上要求必须迅速完成。
3、防止患者在剧烈抽搐时与周围硬物碰撞致伤,但绝不可用强力把抽搐的肢体压住,以免引起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