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新妈妈都会发现,刚出生的小宝宝并不像电视剧中播的一样,是白白嫩嫩的小可爱,而是稍微有点偏黄,这是为什么呢?实际上,大部分宝宝都会在出生24小时以后出现皮肤泛黄的情况,这是新生儿黄疸的症状。那么,新生儿黄疸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让育儿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新生儿黄疸是怎么回事呢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体内由于胆红素积聚而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一般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宝宝出生后,必须用肺呼吸直接获得氧气,体内的低氧环境得到改变,红细胞的需求量减少,于是原本在新生宝宝体内的大量红血球被破坏,分解成为--未结合胆红素。而新生儿的肝功能不完善,酶系统发育不成熟,葡萄糖醛酰转移酶在足月儿要3~5天、未成熟儿要5~7天才成熟,不能把过多的胆红素处理后排出体外,只能堆积在血液中。这种胆红质像黄色的染料一样,随着血液的流动,加诸各种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把新生儿的皮肤和巩膜染成黄色,于是就出现了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注意事项
1、让宝宝胎便尽早的排出
在早期尽早给新生儿喂养,让胎便尽早的排出,因为胎便里含有很多胆黄素,如果胎便不排干净,胆黄素就会经过新生儿的特殊的肝肠循环重新到吸收到血液里,使黄疸增多。看胎便是否排干净,主要是看胎便是否从黑色胎便转变为黄色胎便了。
看胎便是否排干净,主要是看胎便是否从黑色胎便转变为黄色胎便了
2、给新生儿充足的水分
判断新生儿液体摄入是否充足的办法是看新生儿的小便,一般正常的新生儿一天6-8次小便,如果次数不足,有可能他的液体摄入不够,小便过少不利于胆黄素的排泄。我们应当保证新生儿的液体摄入,一般新生儿的胎便应当2-3天就排完了,这样就能减少其黄疸的程度。
3、多晒太阳
多晒太阳有利于新生儿黄疸及早退去。
4、注意清洁
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保持清洁,防止破损感染。需进行换血疗法时,应及时做好病室空气消毒,备齐血及各种药品、物品,严格操作规程。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
黄疸是刚出生的宝宝常见的一种疾病,要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治疗,首先要区分宝宝患有的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然后再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也有几种,大家需要根据宝宝的实际症状来对症治疗。
生理性黄疸一般不需要接受治疗,发病1周--2周之后发黄现象就会自行消失,妈妈们也可给宝宝喂食葡萄糖水以加快黄疸消退。生理性黄疸不需要接受专门治疗就能自行康复,愈后也不会有后遗症。
病理性黄疸则较为严重,很可能会引起核黄疸等严重疾病,危及生命。宝宝若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且2-3周仍然不消退,甚至继续加重或复发,又或者是出生后1周至数周内才出现黄疸的话,就属于病理性黄疸。当出现病理性黄疸时,就必须接受治疗,治疗病理性黄疸主要有光照疗法、换血疗法和药物治疗三种。
光照疗法:这种方法是治疗黄疸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治疗费用不高。首先让宝宝躺在光疗箱内,将双眼、生殖器官遮盖,其余部分裸露在外。然后用蓝光照射,持续照射2-48小时,但一般不超过4天,直至胆红素降低到7毫克/分升以下就可以停止治疗。
换血疗法:换血是新生儿黄疸最快速且有效的方法,但换血对医疗技术要求较高,费用也比较贵,并且不是每一个黄疸宝宝都适合换血疗法,而且这种疗法也有可能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所以这种疗法主要用于患有重度的病理性黄疸的宝宝。
药物疗法:茵栀黄口服液、苯巴比妥和地塞米松可以治疗病理性黄疸,但一定要在医生的医嘱下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