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黄恒指数是婴儿的晴雨表,它可以准确的判断出婴儿的身体健康状况,如果早产儿黄疸指数偏高,妈妈们就要高度重视了。那么,早产儿黄疸指数正常值是多少?引起早产儿黄疸指数偏高的原因有哪些呢?请随小编一起一探究竟。
▎早产儿黄疸指数偏高怎么办
早产儿黄疸指数其实就是指由于早产儿体内的血清中胆红素上升而导致的皮肤、黏膜等组织变成黄色的一种疾病数值,在常见疾病当中,黄疸是一高发率的疾病,特别是对于新生儿和早产儿,但是对于黄疸真正了解和熟知的人还是占少数。如果早产儿黄疸指数偏高怎么办呢?
1、光照疗法:这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将新生儿卧于光疗箱中,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其余均裸露,用单面光或双面光照射持续24--48小时(一般不超过4天),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2、换血疗法:换血能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但换血需要一定的条件亦可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故应严格掌握指征。
3、药物疗法:供应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
▎引起早产儿黄疸指数偏高的原因
早产儿黄疸是由于婴儿胆红素的代谢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的一种现象,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可能出现在50%-60%的足月婴儿身上和80%的早产儿身上,不过这种情况在足月婴儿身上发生的现象是2-3天会出现,4-5天达到高峰期,5-7天逐渐消退,2周内完全消退。而在早产儿升上发生的时间就可能会长一些了,最后消退时间可能是3-4周。有些早产儿会出现黄疸指数偏高的现象,那么引起早产儿黄疸指数偏高的原因有哪些呢?
1、生理性黄疸: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是在第2~3天开始,这时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白眼珠)以蓝为主微带黄色,尿稍黄但不染尿布,第4~5天最黄,足月儿在第10~14天消退,检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会出现得较早、指数偏高,也持续较久,可延迟至3~4周消退。
2、母乳性黄疸:因吃母乳早产儿发生黄疸称为母乳性黄疸,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它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致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增加导致出现早产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也是引起早产儿黄疸指数偏高的原因之一。
3、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往往会引起早产儿黄疸指数偏高。
▎如何预防早产儿黄疸
黄疸可谓是婴儿身体健康的晴雨表,特别是早产儿更需要得到爸爸妈妈的更多照顾,虽说早产儿出现黄疸属正常现象,但是早产儿黄疸指数如果太高就要考虑到是否是病理性黄疸。如果早产儿出现黄疸了爸爸妈妈难免会担惊受怕,那么如何预防早产儿黄疸呢?
1、妇女如曾生过有胎黄的婴儿再妊娠时应作预防,按时服用中药。
2、早产儿出生之后应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还要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3、早产儿如需进行换血疗法时应及时做好病室空气消毒,备齐血及各种药品、物品,严格操作规程。另外,大人应该要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4、注意观察胎黄早产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状,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5、胎黄常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致使早产儿出生后出现胎黄,故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