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的常见疾病 你收藏了吗

时间:2017-05-14    作者:小鑫

  小儿发热一般都会伴随着很多的毛病,例如病毒性感冒,扁桃体炎,中耳炎的可能。所以孩子一发热,家长就要注意了,马上带孩子到医院确诊,不可拖延,接下来,就让我们讲解一下小儿发热的常见疾病。

小儿发热的常见疾病

  小儿发热的常见疾病

  小孩经常发热常见于什么疾病:

  注意是否是病毒性感冒,扁桃体炎,中耳炎的可能,也可能是症状不明显的肺炎啊。看医生,诊断清楚。再说治疗啊。当然首先要及时控制体温,防止高热抽搐,然后针对原因治疗啊。退热药应作为家庭小儿必备药,常用的有“泰诺林、泰诺、美林、小儿百服宁咀嚼片”等等,可据不同年龄段选择备用,当体温超过38.5℃时使用,也可备上羚羊角粉或胶囊,在小儿高热时配合退热药防止抽搐发生;应给予多饮温水,也可采用冰敷、酒精擦浴大血管的地方等物理降温方法;经退热治疗,家长应给小儿复测体温,确定热退或体温处于下降期;既往有高热抽搐史的小儿,应在发热早期即到医院就诊。有哮喘史、蚕豆病或未使用过退热药的患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小儿发热的常见疾病:

  二周以上的体温升高为长期发热。反复发作或迁延的发热应首先考虑各种感染如泌尿道感染、中耳感染、肝胆感染、结核感染、风湿热、肠道病毒所致感染、骨髓炎、肝脓肿、败血症等。(在新生儿或经过免疫掏治疗的患儿,败血症往往缺乏典型表现,如脾大、中性血细胸增高)以及霉菌病等。幼儿长期发热可由于神经母细胞瘤引起。

  此外,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或鼻窦炎往往引起长期低热,应加注意;在流行地区,应考虑伤寒、副伤寒、布鲁氏菌病、疟疾、血吸虫病、肺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旋毛虫病等。

  长期发热的少见病应想到结缔组织病,如:类风湿病、红斑狼疮、皮肌炎,还应考虑血液系统疾病。

小儿发热的常见疾病

  小儿发热的常见疾病

  小儿高热降温方法有哪些?

  退热的方法有药物退热和物理降温两种方法。常用的退热药有阿斯匹林、阿鲁片、安乃近、醋氨本分或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等。

  孩子用退热药,不同于成人,要根据年龄、体重决定服用量。扑热息痛口服每千克重10-15毫克;阿斯匹林口服,每千克体重8-10毫克;阿鲁片是阿斯匹林和鲁米那的合剂,适合于高热有惊厥史的孩子,用量:每次每千克体重8-10毫克;安乃近点鼻子,适用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用25%的安乃近稀释1倍后滴鼻,如2-6个月小儿每次可滴5-10滴。对于高热持续不退者,也可用中药紫雪散。最近,常用的退热药是“美林”(布洛芬混悬液),用量0。25-0。5ml/kg/次,6-8小时可重复使用。一般2-3岁用5毫升/次。三岁以下小婴儿最好用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用量0-3个月用0。4毫升/次,4-11个月用0。8毫升/次,12-23个月用1。2毫升/次,24-36个月用1。6毫升/次。

  发热有那些原因?

  引起发热的原因可分为感染与非感染两方面:

  1、 感染性 一般认为发热是人体对感染的一种防御反应,通过发热而刺激 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抗体形成、增强白细胞内本科活力以及肝脏解毒作用等,以抵抗疾病对人体侵袭,促进康复。但体质虚弱的早产儿,营养不良的患儿,虽有严重感染,可无发热反应,说明防御力较差。

  2、 非感染性 除感染外,下列情况也可引起高热或低热:①组织破坏或坏死时,体内蛋白代谢异常增加而产热过多;或由于蛋白质分解产物可成为“致热物质”(致热原),如癌肿,白血病、血管内栓塞、烧伤、骨折血肿、胸腔或腹腔血液的吸收,均可引致发热。②大量失血或失水,可使有效循环量减少而致散热障碍,因而体温升高。但如发生循环衰竭,则正常代谢停滞而产热过少,又可因见体温过低

  上述内容就是关于小儿发热的常见疾病的说法,生活经验是我们不断累积而来的,如果你缺乏生活常识就收藏我们网站吧!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