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鹅口疮大家应该都不陌生,鹅口疮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疾病,尤其是出生一周以后的早产儿,无传染性,严重的会影响婴儿吃奶。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有关鹅口疮概述的知识。
鹅口疮概述
症状
鹅口疮的特点是在颊粘膜、舌、牙龈、上腭等地方出现白色的斑块,很像奶凝块的模样,开始时是点状或小片状,不久可融合成大片。严重时,白斑可遍及全口腔粘膜。
概述
鹅口疮也常被人称为雪口疮,是刚出生的宝宝经常发生的疾病,病虽很小,但有时可影响宝宝吃奶。鹅口疮是由于白色念珠菌感染口腔粘膜后形成的炎症。免疫机能低下的新生儿、营养不良、腹泻或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激素等使得宝宝抵抗力减低时,口腔中的粘膜就有可能引起感染,严重时念珠菌还可以蔓延到下消化道,引起霉菌性肠炎。
传染途径
鹅口疮一般是由于出生时被母亲产道中的念珠菌感染,或者因奶瓶、塑胶奶嘴消毒不严,或用不干净的毛巾擦洗口腔而感染,另外当母亲的乳头出现感染时,宝宝在吃奶的过程中也会受到传染。
鹅口疮概述
症状
鹅口疮的特点是在颊粘膜、舌、牙龈、上腭等地方出现白色的斑块,很像奶凝块的模样,开始时是点状或小片状,不久可融合成大片,如将白膜强行擦去,露出红色的粘膜,有时可有出血。症状轻时,不痛,也不流口水,不会影响吃奶。严重时,白斑可遍及全口腔粘膜,宝宝虽然饥饿,哭闹觅食,但奶嘴送到嘴里时却因为疼痛而摇头拒食、不肯吸吮,影响吃奶。
治疗
如果宝宝不愿意吸食奶嘴,应耐心地用小匙慢慢喂奶,以保证营养。治疗鹅口疮,最简便的方法是用药店出售的紫药水涂患处,每日1至2次,如果仍不见好转,再用制霉菌素涂抹,一般几天就可治愈。万万不可用布去擦,以免继发细菌感染。
预防
预防鹅口疮,首先孕妇在产前应积极治疗阴道霉菌病。宝宝使用的奶瓶、奶嘴、毛巾等应严格进行煮沸消毒,不要随便擦洗口腔,以免粘膜损伤再引起细菌感染。特别指出的是,母乳喂养时,每次喂奶前都必须用碳酸氢钠溶液彻底清洗乳头以及乳头周围的皮肤,否则乳头上的白色念珠菌会不断感染孩子口腔粘膜,结果鹅口疮经久不愈。服用抗生素时间过长,会致使新生儿肠道内菌群紊乱,也是鹅口疮的发病原因,因此对新生儿不能乱用药。
关于鹅口疮概述就介绍到这里,缺乏生活经验是我们年轻人比较普遍的现象,为了帮助他们,我们收集了最齐全的育儿以及孕期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