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宝宝出现偏食和营养过剩的情况,有些食物还不宜列入这一时期宝宝的食谱计划。
1、腊肠:腊肠属于腌制食品,含有亚硝酸,亚硝酸会加重人体肾脏的负担。由于宝宝还太小,肾脏各器官还未发育完善,食用腊肠后,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容易引起溶血性贫血。制作腊肠时,添加了多种调味剂,宝宝的味觉处于发育阶段,不宜食用。另外,腊肠华中的肥肉比例高达50%以上,含有极高的脂肪和动物性蛋白,宝宝摄入后,容易导致体内脂肪过剩,增加肥胖症的概率。因此,3岁以内的宝宝应禁止食用腊肠,10岁以后的宝宝也应少食或不食腊肠。
2、熏肉:熏肉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很多盐腌渍,人体摄入较多的盐,易引起体内纳水潴留,造成水肿。熏肉的热量很高,脂肪含量丰富。一方卖弄,大量的脂肪的摄入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米甚至导致营养过剩,使宝宝出现肥胖症;另一方卖弄,熏肉中所含有的额脂肪很容易转化为过氧化。
3、咸鱼:人和咸鱼都含有大量的二甲基亚硝酸盐,这种物质进入人体后,会转化为致癌性很强的二甲基亚硝胺,这种物质对宝宝的健康会造成极大的伤害。据调查,10岁以前开始吃腌制品的宝宝,成年后患癌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3倍,另外,咸鱼中也含有较高的盐,而高盐食品一方面会加重宝宝的肾脏负担,造成宝宝出现局部水肿;另一方面,还易诱发高血压病。因此,3岁以内的宝宝应禁食咸鱼,3岁以上10岁以下的宝宝也应少食或不食咸鱼。
4、花椒:做为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并不建议宝宝食用。一方面,花椒容易消耗肠道水分而使胃腺体分泌减少,造成人体肠道干燥、便秘等症状;另一方面,宝宝的味蕾很敏感,且处于发育夹断,花椒的口味太重,食用过多易造成宝宝口味偏重,不利于宝宝味蕾的发育。因此,2岁以内的宝宝不宜食用花椒,2岁以后的宝宝也不宜多食。
主要食物: 粥、面食(面条、面片、包子、饺子、馄饨等)、软饭。
辅助食物: 母乳/配方奶、白开水、鱼肝油(维生素A、维生素D比例为3:1)、水果汁、菜汁、菜汤、肉汤、米粉(糊)、磨牙食品、菜泥、水果、肉末(松)、碎菜末、肝泥、动物血、豆制品、蒸全蛋、馒头、面包、小点心(自制蛋糕等)。
餐次: 母乳或配方奶2次,辅食3次。
上午:
6:00母乳喂哺10~20分钟/牛奶或配方奶200毫升,菜泥30克;
8:00喂磨牙食品/小点心若干,菜汤/肉汤100~120毫升,水果1~3片;
10:00喂粥一小碗(加肉松、菜泥、菜末等),鸡蛋半个,饼干2块/馒头一小块;
12:00喂碎肉末/碎菜末/豆腐/动物血/肝30~60克,温开水/水果汁/菜汁/100~120毫升;
下午:
14:00喂软饭一小碗,碎肉末/碎菜末/豆腐/动物血/肝30~60克,鸡蛋半个;
16:00喂磨牙食品/小点心若干,水果1~3片,温开水/水果汁/菜汁100~200毫升;
18:00喂面条/面片一小碗/小饺子3~5个/小馄饨5~7个,豆腐/动物血/肝末/肉末/碎菜末30~50克,肉汤50~100毫升;
夜间:
20:00喂馒头/蛋糕/面包一小块,磨牙食品若干,温开水/水果汁/菜汁100~120毫升;
22:00喂母乳10~20分钟/牛奶或配方奶200毫升;
备注:鱼肝油每天1次,每次400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