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性别教育 儿童进行性别教育的意义(2)

时间:2016-05-24    作者:小鑫

什么是性别教育

  6.按孩子本身的特质培养

  每个人都有区别于他人的特质,孩子也一样,不能武断地限定性别角色。而且人本身就包含双性特征,因此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应结合孩子自身的气质,不可强行改变。

  幼儿园篇

  幼儿园是孩子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社会场所,孩子很多性格特点、个性气质都是在这个时候培养出来的,幼儿园中的方方面面都能对孩子的性别角色产生影响。

  1.实行男女分厕制

  网络、电视等媒体的宣传和总环境的作用,使孩子提前认识到男女之间性别的不同。因为饮食的改变,人类生理成熟的时间也在提前,对性别不同的认识也就随之提前。有的幼儿在比较小的时候,甚至是在3岁,就能较强地意识到性别的不同。如果孩子对于性别意识一直处于含糊不明的状态,那样是不利于心理和生理的正常成长。所以无论是托儿所还是幼儿园,都非常有必要男女分厕,从细节方面教会孩子尊重别人的隐私。

  2.从日常的生活教育中引导

  白天的日子里,幼儿园占据了孩子的多数时间,因此幼儿老师非常有必要在跟孩子日常接触中进行科学引导。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活动中让孩子了解什么是男子汉,什么是小淑女,从而让儿童拥有正确的性别角色和性别观念。

  ◆怎样帮儿童建立正确的性别意识

  1.爸爸妈妈在孩子面前应该尽情展示各自的性别特征,不要指望可以代替另一方,也不要给孩子造成性别有优劣之分的印象。

  2.在生活中,父母应该互相帮助,充分展示自己性别的性格优势,展现互补性质。

  3.父母不能强行规定孩子必须有的性别特征,要有一定的弹性,依据孩子的特征慢慢教育引导。

  4.在教育时,要考虑到孩子的年纪大小,个人的个性特点,以及平常爱好等,用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阐述性别知识。

  5.不管孩子的举动过分程度如何,父母首先不能出现不自然的表情,更加不可以训斥孩子,而是应该用孩子认可的方式平和地向他说明。

  6.重视爸爸的性别角色,与女生相比,男生女性化更值得家长担心。尤其是在孩子是男生的情况下,爸爸要充分展示男子气概,努力为儿子树立典型形象。

  ◆外国父母是怎样进行性别教育

  一般,外国对于孩子的性别教育就中国要好得多,也要重视得多,外国父母会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进行熏陶。

什么是性别教育

  1.蓝代表男生,粉代表女生

  在英、德两国,颜色的区分从婴儿开始:新生儿的襁褓,蓝色代表男孩子,粉色代表女孩子。虽然婴儿并不分男女,但他们可以从襁褓颜色的不同来学习性别的差异,从而形成“这颜色属于我”的观念。

  2.男穿裤子,女着裙子

  一看裙子就自然想到女性,同理,一看裤子就会想到男性。穿裙子可以使女孩子变得和善、优雅,让她们对美更加敏感;而垂直的裤子,使男孩子更加坚毅,能够直面人生。

  3.多拥抱男生,多亲吻女生

  备受肯定是男人所渴望的,而女人则更希望被爱护。在德国,如果男孩帮助了别人,爸爸妈妈就会给孩子一个热情的拥抱,然后轻拍背部;而女生通常是被给与一个美好的吻。因为,德国人通常认为拥抱意味着认可,而亲吻意味着呵护。

  4.玩具区分

  在英国,男孩子总是玩机器人、积木等玩具,而女孩子总是玩毛绒玩具或洋娃娃。

  5.父亲带儿子洗澡、母亲带女儿洗澡

  有专家表示,这样能让孩子从小明白男孩和女孩的身体不同,儿子和父亲相同,女儿和母亲相同,孩子就是通过洗澡来最先了解性别的差异的。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