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良好饮食习惯 家长要以身作则

时间:2016-06-13    作者:小鑫

  “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好的习惯必须从小抓起,饮食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身体健康。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幼儿身体健康成长的保证。因此我们应从小培养幼儿的饮食习惯,但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在不断重复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要始终如一,持之以恒,日复一日地进行训练。同时,家园配合,要求一致,就能取得好的效果。下面育儿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如何培养孩子良好饮食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饮食习惯

图片来源于华盖

●孩子饮食习惯的表现及分析

  造成不良饮食习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家长担心孩子自己进食会吃不饱,总是喂养;

  2、家长不希望浪费时间或不希望孩子吃得乱七八糟的,总是用喂养的方式;

  3、家长本身挑食,平时不能正确指导孩子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4、孩子长期正餐花样单一,零食却很丰富;

  5、家长不能用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孩子的吃饭问题。

●培养孩子良好饮食习惯的内容

  1、按时定位进食,食前有准备。

  进食前,告诉孩子要吃饭了,要求他们洗好手,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吃饭时切忌放任孩子端着碗到处走,边玩边吃。每顿饭应有大致的时间限制,既要求孩子细嚼慢咽,又不要拖得太久,应该专心吃饭。

  2、饮食定量,控制零食。

  除了三顿饭,1~2次点心之外,要控制零食,使孩子养成吃好三餐的好习惯,教育孩子不要贪食,以免消化不良。

  3、不偏食。

  偏食是一种不良的饮食习惯,不仅影响孩子的健康,而且形成固定的口味之后,长大成人也难再适应多样化的膳食,膳食多样化才能使人体获得全面的营养。

  4、注意饮食卫生和就餐礼貌。

  注意饮食卫生,如食前洗手,食后漱口,不吃不清洁、不新鲜的食物,不喝生水,不捡掉在桌上或地下的东西吃,使用自己的口杯、餐具等等。自孩子上桌开始,就应培养良好的就餐礼貌,如咀嚼喝汤时不应发出大的声音,夹菜时不可以东挑西拣,不糟蹋饭菜等。特别是要懂得谦让,不应把好吃的独占。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饮食习惯

图片来源于华盖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饮食习惯的方法

  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应以引导为主,不要强迫。我们可以通过做游戏来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小编觉得对于偏食的孩子,不断地下达命令,“这个必须吃完!“这个不能剩下”!让孩子把“吃”变为一种痛苦的经历,还不如试着引导孩子接受并尝试更多可以作为食物的东西。最后,对于挑食、偏食的小朋友,要做到“多提醒、善观察、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如对待不吃青菜的小朋友,可以试着让他(她)第一次吃一小口,第二次吃两小口,第三次…………这样由少到多,逐步增加,同时要求家长在家也采取同样的做法,在这过程中要多采取鼓励、表扬的手段,让孩子更有信心克服困难、在愉快中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

  1、讲道理,多鼓励;多教育,少强迫。

  2、家长负其责.不娇惯孩子。

  3、家长和保教人员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4、让孩子在主动探索中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

  5、创造和谐的餐桌气氛。

  总之,良好饮食习惯是生活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来说,良好的饮食习惯是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维持生命、保证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是通过吃来取得的。平衡的膳食,吃进去才能发挥其作用。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关系着儿童的身心健康,但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在不断重复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要始终如一,持之以恒,日复一日地进行训练。同时,家园配合,要求一致,就能取得好的效果。通过家园配合正确引导孩子,促进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使其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