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学会自爱 从小细节做起

时间:2016-06-28    作者:小鑫

  如何去教育孩子去学会自爱呢?一个人如果不先爱自己,就不会真正地爱别人。幼儿自爱的表现最初是通过对表扬和批评的态度表现出来的。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时,他会显示出高兴的表情,而受到批评时他就显得很难受。家长应珍惜孩子的荣誉感,适时培养他自尊自爱的品质。

教育孩子学会自爱

图片来源于华盖

●教育孩子学会自爱

  首先要培养他开朗活泼的性格,不要过多地限制孩子的行为,多从积极的角度启发诱导他,不要过多地责怪他,让他自己活跃起来后,他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会加强。其次要教育他自觉遵守纪律及社会公德。与小朋友们做游戏时应互相尊重,不争夺玩具、不骂人等,学会日常的礼貌用语,让他明白有礼貌的孩子会受到欢迎。第三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情洁的手脚,要勤洗澡,饭前便后要洗手等。最后丰富他的知识,可以利用晚饭后的时间与他讲故事、做游戏、讲一些自然常识,聪明的孩子同样也能得到小朋友的信赖。

  当你的孩子变得有教养又自爱时,你一定会感到做父母的骄傲。但这个过程是非常琐碎、漫长的,千万别为小事而放弃,因为孩子的成长就溶在这一件件小事中。

●让孩子知道自尊自爱的重要性

  自尊自爱,就是爱惜自己的身体、声誉等,不允许别人有侮辱自己的行为,自己也不去做卑躬屈膝或者有损自己尊严的事情。自尊自爱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是一种高素质、文明的行为,一个人只有做到自尊自爱,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才会活得有尊严,才能有进步。

  自尊源于羞耻心。一个知道羞耻的人,才能够控制自己,不去做低贱、卑微的事情;自爱首先是看得起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并且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不容许别人有丝毫侵犯。自爱的孩子才会有自尊。

  生活中有一些顽劣孩子,没有自尊自爱,无论妈妈怎么责骂,老师如何当众批评‘,他都像没听见一样,依然我行我素,这些孩子经常被人称为无可救药;而另外一些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只要妈妈稍微暗示一下,就会及时改正,这样自尊自爱的孩子,随时都会完善自己。

  因此,妈妈必须让孩子知道自尊自爱的重要性,并教孩子学会自尊自爱。

  首先,妈妈平时要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自尊自爱;其次妈妈要尊重、爱护孩子,呵护孩子的自尊心,不打骂孩子;同时,妈妈还要教孩子学会尊重、爱护别人,不做伤害别人自尊心的事。在日常生活中,妈妈要多对孩子肯定、表扬,经常表达对孩子的关心和疼爱之情。

教育孩子学会自爱

图片来源于华盖

●教孩子自尊自爱的一些建议

  孩子学会了自尊自爱,才会努力进步,将来才有可能获得更大的成功,拥有更美好的生活。

  建议1 妈妈首先要做到自尊自爱

  孩子与妈妈在一起的时间最长,是孩子第一个模仿的对象。如果平时妈妈为人处世时刻做到自尊自爱,孩子在耳闻目睹之下,也会学着妈妈的样子去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自尊自爱。

  因此,妈妈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处处给孩子做一个自尊自爱的榜样,以身教来教育、指导孩子。

  建议2 对孩子要表示充分的尊重

  很多妈妈受传统思想影响,认为孩子是自己所生,自己想怎么教育都行,因此常使用一些讽刺、挖苦的语言当众批评孩子,或者不经孩子允许,随意翻动孩子日记等等,这样不尊重孩子的行为,很难使孩子拥有自尊、自爱。

  孩子的良好表现,孩子的自尊自爱,都是在妈妈对孩子充分尊重下形成的。所以,要想使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妈妈就要对孩子做到充分尊重,给孩子留足面子。

  建议3 让孩子学会尊重、关爱别人

  妈妈让孩子学习自尊自爱,使孩子活得有尊严,还需要让孩子学会去尊重、关爱别人。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孩子的自尊、自爱也不会有人来伤害。

  孩子对别人的态度,决定着别人对孩子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因此,妈妈要告诉孩子,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维护自尊,就需要先学会尊重、关爱别人。

  建议4 正确应对孩子的成功、失败

  孩子一生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与挫折,也可能经历无数的失败与打击。妈妈在孩子失败之时,要正确处理,及时鼓励孩子,孩子的自尊、自爱才不会受到伤害。

  孩子失败了,妈妈不要冷若冰霜;孩子胜利了,妈妈也不能喜形于色。不管孩子是成功还是失败,妈妈都要无条件地表达对孩子的爱,并为孩子指出正确的方向。这样孩子知道自己一直被爱,被信任,就会努力寻求新的突破,而不会丢掉自尊、自爱。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