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儿童进行必要的理财启蒙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对学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理财观念的培养要趁早,一般在儿童时期就可以进行,并按由儿童时代至少年分为三个阶段,家长要多加留意,把握好了教育的时段能够让教育事半功倍。那么儿童如何开始理财教育才好呢?下面就让育儿小编来教一教各位家长吧。
图片来源于华盖
▼儿童如何开始理财教育
1.萌芽期:(3-6岁)
当孩子踏上幼儿园时,已初步具备认知,语言及基本反应的能力。所谓“3岁定80”,3岁孩童已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及自主性,部分已发展出独立性。所以该时期是教育孩子接触社会的最好时机。这阶段的小孩,可以让他们接触金钱,让他们理解金钱是什么东西、金钱的功能是什么、钱从哪里来……
父母可教会孩子理解金钱基本概念及重要性;当和父母购物时,让孩子认识每件东西都有一个价值;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学会储蓄的概念;一般而言,孩子的金钱观始源自父母的言行举止。比如母亲是一个购物狂,很喜欢Shopping,每次消费时不理家里是否管用,先买再说,又喜欢同一款的东西买不同的颜色,每次消费不管需要与否,只要自己喜欢想要,先买再说。以上种种的行为,都会深深根植在孩子的金钱观念上,直接影响孩子理财观念及人格发展。
2.成长期:(7-12岁)(小学阶段)
当小孩踏入7岁,已步入小学的阶段,并从学前所学习及认知的概念续步发展出自己的性格特质。这阶段的小孩已开始有独立思考,逻辑及分辨是非黑白的能力,随着生活经验增加,该是时候最适合教育小孩,在生活上及理财上相关的事务。如:如何好好运用零用钱;接触不同理财工具及机构,如银行及保险等角色及功能;养成储蓄及记帐习惯等。
建议父母可以在该阶段,有步骤地向子女进行理财的教育,并按其性格及心智,逐步灌输理财教育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培育理财观念过程中,个人的品格操守是首要,要让孩子了解到金钱是重要,但并不代表拥有金钱,就能换取世界上珍贵的东西,如爱情、亲情、友情、自由、快乐、信任、幸福,分享等。父母更可教育孩子如何善用自己的天赋及能力,借着金钱,去帮助其它人。比如:人生价值及金钱价值又如何分辨等。
因此该阶段父母应注意,要让孩子懂得零用钱功能及背后意义;如何透过零用钱分配,以达成短、中、长的个人目标;银行功能角色;保险的意义;储蓄及记帐习惯等理财知识。
图片来源于华盖
3、发展期:(13-18岁)(中学阶段)
当孩子进入中学阶段,正步入成长青春期,成长及成熟程度快慢不一,有些急于处理自己事务,有些仍然依赖父母,因此父母应按子女心智熟而按步就班,以下是教育中学学生理财的几点:需要及想要的区分;消费和处理事情一样,需要优先级;初步认识投资工具,如股票、基金、债券,房产等;所有投资及理财工具背后的真正意义--信用卡的利弊;家庭财务安排和子女的关系,如:教育基金。
由于现阶段的子女相对成熟,父母可引用一些身边朋友或社会新闻的事例,教育孩子先花未来钱的严重后果,胡乱使用信用卡祸害,节俭及储蓄重要性等。父母更可和子女身体力行,一起进行一些小型的投资及理财计划,如小额投资一些股票或基金,让他们了解何谓风险,也让他们了解赚钱难,有斩获的投资更难,之前一定要做足准备及研究功夫,了解大环境经济气氛及各种因素,千万不能受情绪及感性主导,又或受身边的朋友人云亦云,以耳为目而影响投资决定。
注意:谨记一个行正道的人,才有正确的理财观念,不会行快捷方式甚至欺骗他人。因此从小为人格训练打好基础,日后长大在处理财务事情上,才会有正确观念及杰出的成就。
▼如何教孩子理财
首先,让孩子接触实际的钱币,认识纸币与硬币,让孩子懂得面值不同的钱币代表的价值也不同。再让孩子认识与钱有关的东西,如爸爸妈妈的钱包、信用卡、存折以及随处可见的自动取款机和银行,让孩子体会钱是很重要的东西,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钱。
其次,让孩子了解金钱与工作的关系。家中的钱是爸爸妈妈工作挣来的,是劳动成果,不能乱花钱。
再次,教育孩子合理用钱。几乎每个孩子都会有一些零花钱、压岁钱。因此,家长应教育孩子合理用钱,可以问问孩子,他最想用钱买什么东西?将孩子想买的东西列在单子上,和孩子一起讨论这些东西是不是都有价值,引导孩子合理消费。家长平日可为孩子准备一个可爱的储蓄罐,鼓励孩子将零用钱存到储蓄罐里,买孩子最需要的东西。当孩子将钱攒到一定数目时,可以和孩子一起去银行体验存款的乐趣,也可以一起上街购买他所需要的东西,让孩子在认真思考后,自由支配自己积攒下来的钱。
另外,家长应时刻注意自己的理财观念和消费行为,给孩子零花钱要有所节制,把钱的数额控制在孩子有能力支配的范围之内。带孩子外出购物时,可向孩子示范理智消费,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孩子当一回“临时家长”,让孩子知道家里每个月都会有哪些开支,使孩子在自己支配钱时,也能注意节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