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许多研究发现,学前的儿童,特别是5岁以前,是人类发展阶段中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好奇心强,凡事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求知欲浓厚,对许多事物都特别敏感。如果父母能把握机会,给予符合年龄特点的教育,就能促进他的智能发展,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下面小编详细的解说什么是学前教育以及原则和教育的正确方法。
图片来源于华盖
◆什么是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是对0岁至入小学前儿童实施教育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是: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发展应互相渗透,有机结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面向全体幼儿,热爱幼儿,坚持积极鼓励、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合理地综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并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
◆学前教育的原则
依据0岁~6岁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学前教育的原则可概括为:
(1)从胎教开始适应各年龄发展和个体发展的教育;
(2)促进学前儿童体、智、德、美的良好发展与个性的健康发展;
(3)成人对学前儿童的照管与教育相结合;
(4)以兴趣诱发,在游戏中成长;
(5)创设适宜的环境,发挥其教育的功能。
图片来源于华盖
◆学前教育的两大阶段
学前教育主要可以分为两大阶段:
1.0-3岁早教阶段:早期教育能够为孩子多元智能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实"早教"并不是要教什么,其实就是在生活中给予宝宝关爱、指引,使他的心智及身体更好地发育。比如给宝宝喂奶时哼儿歌、抚摸他,多陪他说话,多带他出门散步,洗澡时顺便按摩……这些其实都是早教的内容。
2.4-6岁大童教育阶段:此阶段的儿童一般是在幼儿园中进行教育,幼儿园的任务是为解除家庭在培养儿童时所受时间、空间、环境的制约,让幼儿身体、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发展。
可以说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快乐天地,可以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可以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
图片来源于华盖
◆学前教育的正确方法
目前,绝大多数的家长已经认识到体罚、恐吓孩子是不好的了。但也有些人依然认为,孩子不打不成材。他们说,小孩就同小树,总要时常剪剪枝。此话乍听有理,但孩子毕竟不同于小树,他有自己稚嫩的心,有自己的自尊,有着很易受伤害的小小身躯。所以,打骂恐吓孩子不仅会对孩子造成伤害,还不一定能收到"教训"的目的,所以,当父母的要切记,不要打骂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