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僻与自闭症的区别 三种孤僻表现需了解

时间:2016-08-24    作者:小鑫

  虽然有时候儿童自闭症早期发现是比较重要的,但是家长没有必要草木皆兵,随便就给孩子贴标签,其实儿童孤僻与自闭症的区别是很大的,性格上的孤僻和自闭不是一回事,完全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孤僻是指人的性情孤独怪异,难与常人相处,属于一种性格特征。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儿童孤僻进行认识和了解。

儿童孤僻与自闭症的区别

图片来源于华盖

♦儿童孤僻的原因

  1、性格内向。

  媛媛是一个内向害羞的女孩子。当班里小朋友热火朝天地讲着自己的五一见闻时,媛媛只是静静地在一旁听着;当小朋友们在大型玩具上开心地爬上爬下追逐嬉戏时,媛媛坐在秋千上静静地看着;当小朋友们拿出从家里带来的玩具交换时,媛媛抱着她的布娃娃独自玩耍……这类孩子常常表现得比较安静、胆小,对新事物适应缓慢。如成人给他新的玩具或图书,他却表现的无所谓;其他小朋友主动与其打招呼,他却视而不见。

  2、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

  有的孩子因父母离异或病故,生活在单亲家庭,缺少应有的家庭温暖,因而性格孤僻,对周围事物冷漠。

  3、家庭教育严厉。

  父母成天板着面孔对待孩子,压抑了孩子的情绪。因一点小事常厉斥责孩子,使孩子对父母望而生畏,心情总处于紧张状态,导致孩子更加不愿说话。

  4、长期看电视。

  长期依赖电视的儿童因为缺乏一定的人际交流,会变得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有些孩子会表现得对周围事情漠不关心,非常反感他人干扰其看电视,心情容易烦躁。而他们的行为模仿力却很强,会经常模仿电视中人物的语言、声调和动作。有的孩子甚至会把广告词背得滚瓜烂熟,却常常文不对题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甚至发展到自言自语的反常状态。

儿童孤僻与自闭症的区别

图片来源于华盖

♦儿童孤僻的表现

  1、言语及认识方面异常。

  表现为2岁以后不爱讲话,不爱与其他人接近、交往,对别人的呼喊没有反应,也不跟人打招呼。针对这种表现,家长应引导孩子多与小朋友一起学习和玩耍,培养孩子与集体相处的能力。

  2、社会交往能力和行为异常。

  表现为对亲友无亲近感,缺乏社会交往方面的兴趣和反应,不爱与伙伴一起玩耍。为纠正这一行为,父母平时要经常在适当场合,培养孩子多发言,让孩子为客人唱唱儿歌,跳跳舞等节目,为孩子广泛地接触各种人创造条件。

  3、不关心别人。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个性的发展和社会化过程的实现,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让孩子学会关心别人,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体验人和人之间的正常关系,有利于良好个性的形成,有利于克服孤僻性情。

儿童孤僻与自闭症的区别

图片来源于华盖

♦儿童孤僻与自闭症的区别

  虽然自闭症早期发现比较重要,但家长也不必草木皆兵,随便给孩子“贴标签”,性格上的孤僻冷漠与自闭症是完全不同的,喜欢在家“宅”着,缺少与人的交往沟通,封闭内心等,大多由家人关心不足或逃避学业社会压力造成,对于这一人群,通常经过心理调节,鼓励他们离开自己的狭小空间,多走出去,在不断与人交往过程中提升自信,是可以认识到自我存在的地位和价值,从而得到改变的。

  自闭症的表现

  自闭症也称为孤独症:自闭症的男女患病比例约为3~4,患儿一般会在三岁前表现出社交发展、沟通和行为等方面的异常。例如,社交方面,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与人缺乏目光接触,不能主动与人交往、分享或参与活动,想象力较弱,极少通过玩具进行象征性的游戏活动;沟通方面,语言发展迟缓和有障碍,说话内容、速度及音调异常,对语言理解和非语言沟通有不同程度的困难;日常行为方面,坚持某些行事方式和程序,拒绝改变习惯和常规,并且不断重复一些动作,兴趣狭窄,会极度专注于某些物件,或对物件的某些部分或某些特定形状的物体特别感兴趣。研究认为,自闭症越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治疗效果则越好,6岁之前为治疗的最佳时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