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两岁半的孩子逐渐脱离以自我人中心,而对交接朋友、群体活动与明显倾向。这时父母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仪,使其日后能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教会并培养孩子正确的与人(同龄人、师长等)交往和接触的方式和习惯,最关键的是引导儿童接触并进,,最终帮助孩子溶入社会环境与现实生活环境。
书写敏感期(3.5-5.5岁)
从3岁半开始儿童的控制能力以及手指的灵活度发展的速度非常的快,这种高速的发展和灵活度的提高一直持续到5岁半左右!所以要在这一时期注意引导和培养孩子对与笔和纸的兴趣,以及书写的欲望。特别是注意必须用右手握笔,并开始纠正握笔的姿势和写字的姿势。
阅读敏感期(4.5-5.5岁)
孩子的书写能力与阅读能力虽然较迟,但如果孩子在语言、感官、肢体动作等敏感期内,得到了充分的学习,其书写、阅读能力就会自然产生。此时,父母可多选择读物,布置一个书香的居家环境,同时家长或者教育工作者做好读书的榜样与学习的榜样,即能使孩子养成爱读书好学习的好习惯,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文化敏感期(6-9岁)
蒙台梭利指出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萌芽于三岁;而到了六-九岁则出现想探究事物的强烈需求。因此,这时期“孩子的心智就象一块肥沃的土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成人可在此时提供丰富的文化资讯,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延展至关怀世界的大胸怀。比如我们常用的儿歌、古诗词、经典诵读等等!
其他不同年龄阶段的关键期与敏感期。
通过我们长期的教育实践发现,儿童除了出现教育家蒙特梭利说的对手、口、秩序、细微的事物、走、对社会性活动的敏感期外,还有其它的敏感期。依据儿童的年龄阶段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敏感期。
当儿童敏感期到来时,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
我们应给孩子提供和准备好充分的、完整的环境,如秩序的敏感期到来的时候,给儿童提供一个有秩序的环境,保证儿童得到均等发展的机会,受到平等的对待,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儿童就容易发现生活的法则和宇宙的秘密,在行为中形成自律。如孩子画画、书写、剪、涂的敏感期到来时,应该给儿童准备丰富的材料、有氛围的环境,因为一个孩子想做什么的时候是不会等待的,必须立刻就做,否则愿望就消失了。
保护孩子的成长环境。当孩子处于占有欲的敏感期时,就要尊重孩子私人财产,不要说“把玩具让小朋友玩一玩吧,不能这么自私”之类的话,因为这和自私没有任何关系,他(她)只是还不明白和人分享这个问题。
给孩子建立正确的概念。准确词汇的给予是建立概念的基础,通过概念构建对世界的认识。
如何观察、发现孩子的敏感期?
敏感期的出现有大致的标准期,但会因每个孩子的身心发展、养育环境而有个别差异,因此,成人必须以客观的态度,在日常的生活与活动中细心观察孩子。而当孩子出现某些、项敏感期时,应为孩子准备环境,这时给予协助、指导。
敏感期对孩子的影响如何?
幼儿在敏感期内能够轻易且愉快地学会某些较具难度的知识和技能,而这种充满活力,不受阻挠的学习经验,正是自我教育的养成基础;反之,孩子的内在需求不被满足,就容易出现发脾气,而爱阻碍的学习经验将使孩子产生负面的自我评价,不仅丧失学习的最佳时机,也影响其心灵、人格的发展。
错失了敏感期,就真的失去学习的最佳良机吗?
把握自然所赋予的敏感期学习新事物是“事半功倍”的;一旦错失了,日后再学习,不要付出更大的决心、努力和时间,可谓“事倍功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