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还小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卫生的意识,所以很多时候喜欢不洗手就抓起东西来吃,这样就很容易把脏东西都吃进肚子里,也容易出现长蛔虫的现象。肚子有蛔虫时,轻者可以没有任何特殊表现,严重时会引起宝宝脐部周围不定时的腹痛、食欲不振或者容易饥饿、烦躁、磨牙、面部白色斑块等,影响宝宝的成长发育。那么如何判断宝宝有蛔虫呢?下面跟着育儿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图片来源于华盖
●如何判断宝宝有蛔虫
1、幼虫移行时引起的症状
1)蛔虫卵移行可出现干咳、胸闷、痰中带血丝或哮喘样症状;
2)严重感染的时候,幼虫可以侵入宝宝的脑、肝、脾、肾、甲状腺和眼睛,引起相应的反应。如:
移行至脑:可能会引起脑膜炎;
移行到肝:会引起右上腹痛,肝肿大、按压痛和肝功能异常;
移行至眼:会引起视网膜炎、眼睑水肿等。
2、成虫引起的症状
蛔虫有见孔就钻的习性,平时成虫在小肠定居,当环境不适合便会乱窜起来。如宝宝发烧时,蛔虫就可以乱窜引起严重腹痛、呕吐出蛔虫。因此,临床症状的轻重,也会因蛔虫数目的多少,以及所在部位和状态而不同。
轻者一般无明显表现症状。
图片来源于华盖
大量蛔虫感染的宝宝出现以下症状:
1)饮食异常:宝宝食欲不振或多食却易饥饿。
2)异食癖:宝宝喜欢吃不该入口的东西,如炉渣、土块、塑料袋等。
3)常常感觉脐部周围腹痛,但是不剧烈,喜欢按揉。
4)会出现烦躁易惊、磨牙、荨麻疹等反应。
3、成虫引起的并发症
1)胆道蛔虫症——最常见的并发症
表现为宝宝突然感觉腹部剧烈绞痛、屈体弯腰、坐卧不安,还伴随有恶心呕吐。部分宝宝还会发生胆道感染,出现发热和黄疸等。极少出现,宝宝体内的蛔虫直接窜入肝脏,引起出血和脓肿。
2)蛔虫性肠梗阻
常见于10岁以下的宝宝,其中2岁以下的发病率最高。发病非常突然,宝宝会表现出现脐部周围或者右下腹有阵发性的剧烈疼痛、甚至有呕吐腹泻等反应。
3)肠穿孔及腹膜炎
多是因为持续较久的蛔虫性肠梗阻或阑尾炎,引起腹膜炎而导致的。表现为宝宝突然感觉整个腹部剧烈绞痛,伴随有恶心呕吐、腹胀等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