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早期语言障碍的表现 爸妈勿忽视

时间:2016-07-27    作者:小鑫

  正常的2岁以上的孩子已经能通过简单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与父母及与其亲近的人等进行沟通交流了。而患有语言障碍的小儿,因为不能凭借语言来进行表达、沟通,则不能进入托儿所、幼儿园等集体幼托机构或易被错误地当作智力落后的小儿。

语言障碍

图片来源于华盖

●幼儿早期语言障碍的表现

  1.年龄已大于1岁,还只能发元音。

  2.超过1岁半,小儿发音还不正确,在大多数话中有音节区分不清的。

  3.超过2岁半还不会说话。

  4.超过3岁,说话还不能连成句子。

  5.超过5岁,还把难发音换成易发音,还有不少造句错误,语言还不流利,语言的节律、速度和抑扬都表现得异常。

  6.患儿说话吃力,感到为难,并能自我意识到。

  7.声音过大或过小,或过度嘶哑者。

  8.声音的强度和小儿的年龄、性别不相称,声音带鼻音。

语言障碍

图片来源于华盖

●幼儿早期语言障碍该怎么办

  1.家长要和孩子快乐地交流

  儿童是希望妈妈懂得他的意思,想从和妈妈交流的想法中获得语言能力的。妈妈要重视儿童想把这种想法传达给他人的心情。不知道和妈妈交流之快乐的孩子,语言的发展往往是迟缓的。

  2.家长不要预先领会孩子的话

  一般孩子想表达的意思虽然有各种各样,但很难把自己所想的完全表达出来。这时候,如果妈妈把孩子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了,孩子就会丧失说话的积极性。孩子正在说话时妈妈要边随声附和边注意听,积极带动孩子快乐地说话,妈妈要恰到好处地接住孩子的话。

  3.给孩子各种各样的体验

  孩子的所见、所闻、所触摸的各种体验均可促进孩子语言的发展。妈妈多要带孩子出去玩,为孩子读童话和图画书。知识和经验累积越多,语言就更丰富。知道如何去谈自己实际看到的、感受到的事情并体会其快乐性,求知的好奇心也得到了发展。

  4.要积极和朋友一起充分地玩耍

  虽然妈妈对于孩子的什么话都能回应,但朋友就做不到了,如果不把自己的想法很明确恰当地传达给对方,对方是无法理解的。孩子们一边建立和其他人的朋友关系,一边吸收新的语言和知识。

  幼儿早期语言障碍的表现和方法就介绍到这里,总而言之,对语言障碍孩子的培育,不仅要在语言治疗室中,更要结合生活进行,并根据孩子语言发展正常规律逐渐形成教学。发音异常的情况,家长需要配合,常与孩子练习语言和听自己发音,强调早期发现的同时,及时去培育和训练,语言的刺激,让其模仿各种的声音,接触更多事物或多参与活动,有助于孩子语言交流积极性、带到的产生。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