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咪要警惕 宝宝中耳炎严重吗

时间:2016-08-15    作者:小鑫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好发于幼儿期,正由于宝宝年龄小,不会正确地表述,所以很容易出现病情的延误。因此,爸爸妈妈们要做好全面的护理措施,保障宝宝的健康,一旦发现异常症状要及时治疗。那么,宝宝中耳炎严重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

宝宝中耳炎严重吗

图片来源于华盖

▼宝宝中耳炎严重吗

  中耳炎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感染,得了中耳炎对儿童的听力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过轻症中耳炎在得到及时干预治疗后,是可以完全恢复听力的,所以呢,家长不要等小孩出现听力下降后才去医院。

▼中耳炎患儿注意事项

  在治疗中耳炎期间,家长应适当给患儿进行护理,可减少中耳炎带来的损伤,以下是中耳炎患儿需要注意的。

  1、时刻保持患儿耳朵清洁

  家长应注意保持患儿外耳道及耳前皮肤的清洁,如果有脓性分泌物,要及时清理。

  2、正确滴药

  家长在给患儿滴药时应注意正确的方芳,滴药前应将耳道拉直,以便药液顺利流入耳道。滴入药液后,要用手指轻压孩子的耳屏数次,使药液到达患处。滴药时让患儿侧卧在床上或坐在椅子上,头向一侧偏斜,然后进行滴药。

  3、应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

  由于中耳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所以家长应在医生指导下为患儿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及青霉素族,切不可盲目乱用抗菌药物,给药途径多选择静脉点滴。

宝宝中耳炎严重吗

图片来源于华盖

  4、滴药时注意药温

  药液温度要与体温相近,如果药液过冷的话,应该稍稍加温,以免孩子在药液滴入后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5、注意患儿病情发展

  如果患儿经治疗后病情不见好转,分泌物多且脓有恶臭,耳后红肿疼痛,说明有可能合并乳突炎,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诊治。

▼如何预防宝宝中耳炎

  知道宝宝中耳炎症状后,那么如何预防呢?中耳炎由咽鼓管途径感染最多见,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粘膜出现充血、肿胀,纤毛运动发生障碍,致病菌乘虚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是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因此,预防宝宝中耳炎,必须做好宝宝的冬季防寒,积极预防感冒,避免病菌感染。

  宝宝患中耳炎和喂奶姿势不正确也有关。有的妈妈或保姆在喂乳时图省事,让婴儿平卧喂奶,或人工喂养时喂奶过多、过急,使婴儿来不及吞咽而呛咳,均可以使乳汁逆流入鼻咽部,从咽鼓管进入中耳而致急性中耳炎。因此,预防中耳炎,需注意喂乳姿势,应该抱起婴幼儿来喂乳,人工喂奶时不要太多,太急。

  调整睡姿:仰卧或侧卧:因为仰卧和侧卧的睡姿可以增加宝宝睡觉时的吞咽动作,从而促进中耳部位黏液的排流,降低病菌存留的机会、降低感染的危险。

宝宝中耳炎严重吗

图片来源于华盖

  平时要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宝宝感冒后鼻腔分泌物较多时,不要捏住两侧鼻孔擤鼻涕,正确的方法是压住一侧鼻孔擤鼻涕,然后换另外一侧。但当宝宝鼻塞特别厉害时最好不要擤鼻涕,以防鼻涕和细菌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致急性中耳炎。

▼宝宝中耳炎是什么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是由于耳咽管功能不良或阻塞,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所造成的,好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非化脓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等,化脓性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特异性炎症太少见,如结核性中耳炎等。

  中耳炎是宝宝发生耳痛的一种常见病因,宝宝常会感觉到耳朵跳痛或刺痛,在吸吮、吞咽及咳嗽时耳痛就会加剧。

  这主要与宝宝的耳部解剖特点有关。与成人相比,宝宝的咽鼓管位置呈水平状,且较宽、直、短,故宝宝患上呼吸道感染时,鼻咽部的细菌或病毒容易通过咽鼓管侵及中耳,引起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宝宝耳内渗出的积液如果留存达3个月患儿就可能丧失部分听力。因此,不论是急、慢性中耳炎,家长都应带宝宝积极治疗,不可拖延。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