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留守儿童的形成原因 了解5方面

时间:2016-09-23    作者:小鑫

  提到留守儿童,大家首先想到的或许是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了生计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然而如今,在繁华的城市里,也出现了一批非典型意义上的留守儿童——城市留守儿童。与农村留守儿童不一样的是,他们的生活并不贫困,有的还很富裕。那么城市留守儿童的形成原因有哪些呢?下面就让育儿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城市留守儿童的形成原因

图片来源于华盖

城市留守儿童的形成原因

  1、父母进修学习

  父母一方或双方到另外的城市或国家深造,而不得不暂别孩子。

  2、父母挂职下乡

  有些家长在国家机关单位任职,因为工作需要,得挂职下乡,到基层单位工作,少则半年,多则两三年。

  3、父母异地开公司或被派往异地公司

  这部分家长更像是游牧部落,哪里有水草就去哪里放牧,根本无力照顾孩子,而有些孩子也早已习惯了父母不在身边的生活。

  4、父母工作繁忙

  这部分家长多是公司高层人物或领导,因为应酬多,与孩子接触少。而这一部分孩子处于留守的边缘,比严格意义上的城市留守儿童幸福得多;一旦孩子有什么事情,父母还是可以很快赶过来处理的。

城市留守儿童的形成原因

图片来源于华盖

  5、子女异地求学

  这是一种新的留守形式,表现形式为父母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让孩子异地求学,这些孩子往往被寄养在亲戚家或自己生活在异地。

城市留守儿童的性格特点

  因为长期不和父母交流,所以城市留守儿童在思维模式上容易走极端,多表现为不善于与同伴交往,人际关系紧张、遇事易冲动等性格特点。

  另外,与农村留守儿童容易自卑的特点不同,城市留守儿童更多地呈现出自负、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关心我的人少,我也不在乎”成为了不少城市留守儿童对自己的心理暗示;

  而年龄大一些的孩子,会不断把自己的父母与别人的父母作比较,越发容易产生怨恨父母的情绪,从而导致焦虑、自闭等。

城市留守儿童的形成原因

图片来源于华盖

城市留守儿童与父母的关系

  一、物质满足型

  这类父母会尽可能地让留守儿童在金钱、物质上得到满足,但却很少关心孩子精神上的需要。而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大多会表现出自我约束能力差、自私、任性、不懂得关心体谅人的性格特征。

  二、不闻不问型

  因为工作或生意太忙,这类父母往往无暇顾及家里的孩子,也不注重与孩子的联系和沟通。如此造成的后果便是:不仅让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与父母感情淡漠,对自己信心不足,在与人交往方面,也会持消极态度。

  三、关爱有方型

  这类型的外出父母会经常打电话与孩子沟通联系,并鼓励孩子上进,给孩子讲外面的事,利用寒暑假带孩子外出旅游等。显然,这种家庭教育既注重了儿童物质上的需要,又注重了他们精神上的需要。但遗憾的是,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尚属少数。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