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感染是什么?肺炎支原体感染指的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间质性肺炎,其患病原因主要是因为病毒的传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症状不会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来,而发病之后,咳嗽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最突出的症状,一般在患病后2~3天开始。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危害。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危害
肺炎支原体感染也叫支原体肺炎。这种病症除了能引起呼吸道病变外,还能引起心肌炎、肝炎、关节炎、肾炎、脑膜炎、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呼吸系统以外的疾病。而且,它还可能带来以下的几种危害:
1、皮肤的损害
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表明,肺炎支原体感染对皮肤的损害发生率为25 %,主要表现为红色斑丘疹、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也可有水疱——大疱型皮疹。
2、神经系统损害
据了解,在住院的支原体感染患儿中,7 %的患者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情况,临床表现为高热惊厥,昏迷,脑膜刺激征,也可有精神行为异常等症状。
3、心血管损害
支原体感染所致的心肌病,发生率为4 %~5 %。
4、泌尿系统损害
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及肾功能衰竭。
5、运动系统损害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引起关节炎,称之为肺炎关节炎综合征。主要表现关节痛、肌痛、行走不便等关节炎改变。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危害大致如上。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方法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一般治疗方法有:
1、呼吸道隔离:由于支原体感染可造成小流行,且患儿病后排支原体的时间较长,可达1~2个月之久,婴儿时期仅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在重复感染后才发生肺炎。同时在感染MP期间容易再感染其他病毒,导致病情加重迁延不愈,因此、对患儿或有密切接触史的小儿、应尽可能做到呼吸道隔离,以防止再感染和交叉感染。
2、注重休息、护理与饮食。必要时可让患儿服小量退热药,及服用中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持室温在18~20℃,相对湿度在60%为宜,供给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及足够的液体。保持口腔卫生及呼吸道通畅,经常给患儿翻身、拍背、变换体位,促进分泌物排出,必要时可适当吸痰,消除黏稠分泌物。
另外,如患者有其他病症,则要对症处理。如适当给予镇静药水合氯醛或苯巴比妥。酌情给予小剂量可待因镇咳,但次数不宜过多。对喘憋严重者,也可选用支气管扩张药,如氨茶碱口服4~6mg/(kg/d)6h一次;亦可用沙丁胺醇(舒喘灵)吸入等。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预防
肺炎支原体感染也叫支原体肺炎,指的是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在过去被称为“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中,肺炎支原体最为常见。
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少去人多拥挤的地方,减少传播途径;
2、冬季房间也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多喝温水。饮食以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为宜;
4、勤洗手。饭前饭后一定要洗手,避免病从口入;
5、在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外出时,及时增添衣服,以防受寒感冒造成抵抗力的下降;
6、身边有支原体患者的,要避免或者尽量不要接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