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 听力下降最主要

时间:2016-11-09    作者:小鑫

  分泌性中耳炎是中耳炎的一种,是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孩子如果患有分泌性中耳炎,一般是很难察觉出来的,因为他们对声音的反应都比较迟钝,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到学习成绩下降了妈妈们才会意识到孩子的听力受到了影响。那么,关于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各位家长,你们清楚么?下面就让育儿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 听力下降最主要

▎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

  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主要是听力的下降。有部分患者的头前倾或偏侧的时候,听力可以得到暂时的改善。但是如果积液粘稠,听力可不因头位变动而改变。孩子如果患有分泌性中耳炎,一般是很难察觉出来的,因为他们对声音的反应都比较迟钝,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到学习成绩下降了妈妈们才会意识到孩子的听力受到了影响。

  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耳痛、耳鸣的症状。急性患者的儿童是隐隐的,有时候持续,有时候抽痛。慢性患者的耳痛并不是很明显,据说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减轻症状。耳鸣的话是低调间接性的,就像嗡嗡声和流水的声音一样。如果头部运动或者打呵欠、擤鼻时,耳朵内会出现水声。

  总而言之,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会有轻微的耳痛,耳鸣,耳闷胀和闭塞感,摇头可听见水声等症状。

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 听力下降最主要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不同,治疗方法也不一样。改善中耳通气的话,要用物理治疗的方法,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可反复施行这种治疗;一种是清除中耳积液,这种方法可以治疗鼓室积液的患者;第三种是病因治疗,这种情况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包括手术和药物治疗。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宝宝有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表现,就一定要密切关注以及到医院去看医生。因为分泌性中耳炎为自限性疾病,有一定的自愈率,在给予有创治疗前患者应该严密观察3个月,等待自然痊愈。一般宝宝如果年龄更小,自愈的几率是更高的。妈妈们不用着急着给孩子用药或者手术。观察的时候,应该要改善孩子聆听的环境。

  因为药物治疗对于儿童来说会效果有限而且会有很多副作用,所以都是不推荐使用的。尤其是长期使用抗生素、联合使用抗组胺药及减充血剂。手术治疗包括首选鼓膜置管术,一般四岁以下孩子都不建议手术。

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 听力下降最主要

▎分泌性中耳炎的偏方

  1、方用银翘散合通气散:金银花20g,连翘12g,桔梗10g,薄荷10g,淡竹叶10g,荆芥10g,淡豆豉10g,牛蒡子15g,芦根10g,川芎15g,柴胡20g,香附10g。鼻塞重者加辛夷、苍耳子各10g;耳胀闭甚者加藿香、菖蒲各10g;若鼓室内有积液者,可加木通、泽泻各10g。

  2、麻黄10g,杏仁10g,苍耳子10g,辛夷10g ,白芷10g,薄荷10g,荆芥10g,防风10g,甘草3g;水煎内服。

  3、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0g,柴胡10g,当归10g,陈皮12g,辛夷12g,茯苓15g,泽泻15g,石菖蒲10g,车前子15g,葛根20g,木通10g;水煎内服。

  4、黄芪30g ,当归12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全蝎12g,地龙12g,黄精15g,葛根15g,丝瓜络 15g,路路通15g。若兼有头晕,腰膝酸软,为肾精虚弱,可加用六味地黄丸或耳聋左慈丸,内服。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