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耳炎多发于小儿,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身体抵抗力弱,容易得呼吸道感染和急性传染病,这些病非常容易合并治疗,往入就易导致急性中耳炎诱发。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预防急性中耳炎呢?下面就让育儿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急性中耳炎的并发症
1、急性中耳炎会伴有忽然发作的耳痛,或许感冒、咳嗽等,患耳能够听觉失灵。
2、耳痛:急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为患者可有隐隐耳痛,常为患者的第一症状,可为继续性,亦可为抽痛。慢性中耳炎患者耳痛不分明。急性中耳炎常伴有耳内闭塞或闷胀感,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加重。
3、耳鸣:中耳炎的临床表现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劈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呈现气过水声。
4、听力减退:中耳炎的临床表现为听力下降、自听加强。头位前倾或倾向健侧时,因积液分开蜗传,听力可暂时改善(变位性听力改善)。积液稀薄时,听力可不因头位变化而改动。
5、耳流脓:急性中耳炎临时不治可为粘液、粘脓或纯脓性。非风险型流脓较稀薄,无臭味。风险型流脓虽不多,但较稠,多为纯脓性,并伴有异臭味。
▎急性中耳炎的危害
它的危害主要有:各种脓肿,如耳后骨膜下脓肿、颞肌下脓肿、外耳道后壁脓肿等,出现脓肿后,在局部可摸到很软的包块,红肿、疼痛剧烈,并有高烧。如果处理不及时,脓肿向颈部扩散,引起颈部转动时疼痛,严重时会有破坏颈部大血管,导致死亡;面瘫,面神经距中耳腔很近,若损伤它,就会引起口眼歪斜;迷路炎,如果炎症向内侵犯,进入内耳会引起迷路炎,导致眩晕和恶心、呕吐等;颅内并发症则包括脑膜炎、脑膜外脓肿及脑脓肿。不论出现哪一种情况,都会有生命危险。
▎急性中耳炎的预防
1、避免乱擤鼻涕。
小儿抵抗力差,很容易患感冒,感冒时就会出现鼻涕增多现象,家长便会经常给他们擤鼻涕,但因不少妈妈们为孩子擤鼻涕的方法不正确,习惯用两只手压着鼻翼用力擤,由于耳鼻喉相通,这种姿势会让鼻涕向鼻后孔挤出,鼻涕会流到咽鼓管,因鼻涕中含有大量细菌,可引起逆行性感染造成中耳炎,特别是儿童的咽鼓管比较平直,更容易引起中耳炎。
2、避免捏孩子的鼻子。
对于鼻有点“塌”的宝宝,家长有的喜欢捏下,让小孩鼻子“挺”一点。这种习惯既可能损伤鼻腔的黏膜与血管,降低鼻腔自身的防御功能,增加细菌、病毒感染的机会,又容易使鼻腔中的分泌物因受到挤压,通过咽鼓管侵入鼓室而引起中耳发炎。
3、预防错误游泳。
游泳是一种很好的运动,但若没有利用正确的方法去进行游泳,是会有危害的。游泳时一定要用嘴巴吸气,用鼻子出气,不要让水进入鼻咽部,跳水时利用外耳与水面接触,双手应先入水,游泳时需要睁眼,以此保护耳朵,减少急性中耳炎的发病率。
4、预防急性传染。
一般急性传染是会引起急性中耳炎的,包括脑膜炎、中毒性菌痢、肺炎、流感等,细菌进入鼻咽部或通过血液引起的感染病,都会引起急性中耳炎,因此需要及时治疗这些感染病,增强抵抗力,减少引起急性中耳炎的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