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暑热症的病因 各位妈妈看过来

时间:2016-12-09    作者:小鑫

  暑热症是指3岁以下宝宝特有的一种季节性疾病,多发于酷夏。热烈的天气,小朋友体温调节失效就会患此疾病,各位妈妈要帮孩子做好清凉避暑的工作哦,千万别让孩子在密闭的环境中呆太久,也不要让他们在烈日下暴晒。那么小儿暑热症的病因是什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小儿暑热症的病因

▎小儿暑热症的病因

  小儿暑热症在发病年龄上很有特点,即大多发生在6个月到3岁的宝宝身上,超过3岁后极少可能患此症。

  宝宝在3岁以前,大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所以体温不能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升高而自行调节;同时,因为其汗腺功能不完善,所以宝宝常常出汗少,不容易散热。而暑热症发病的病因,内因为体质虚弱,外因为暑气炎热。当炎热的夏天碰上体温调节功能发育不成熟的宝宝,暑热症自然就发生了。

  当宝宝到了3-4岁后,身体内的体温调节系统逐渐成熟,就能与小儿暑热症say bye bye了。

小儿暑热症的病因

▎小儿暑热症的症状

  在炎热的夏天里,宝宝身上摸上去总是热乎乎的,但他却并不流涕、咳嗽,精神也很好,这时候,宝宝很有可能是患了暑热症哦。

  1、发热

  多数患儿的体温会随着气温的上升而上升,可在38℃~40℃之间,并随着气温升降而波动,发热期可达1~3个月;随着入秋气候转为凉爽,体温自然下降至正常。

  2、口渴,多饮,多尿

  患儿口渴逐渐明显,饮水日益增加,24h可饮水2000~3000ml,甚至更多。另外,患儿还通常小便清长,次数频繁,每日可达20~30次,或随饮随尿。

  3、少汗或汗闭

  患儿虽有高热,但汗出不多,仅在起病时头部稍有汗出。

  4、其他症状

  病初一般情况良好。发热持续不退时可伴食欲减退,形体消瘦,面色少华,或伴倦怠乏力,烦躁不安等症状,但很少发生惊厥。

小儿暑热症的病因

▎小儿暑热症吃什么好

  对于暑热症的患儿,服用退热药是无效的。妈妈们不妨给宝宝喝点粥,让宝宝达到降温的目的哦。

  【荷叶冬瓜粥】

  材料:取新鲜的荷叶两张,洗净后煎汤500毫升左右,滤后取汁备用。

  做法:冬瓜250克,去皮,切成小块状,加入荷叶汁及粳米30克,煮成稀粥,加白糖适量,早、晚服用。

  功效:冬瓜可清热生津、利水止渴,荷叶清热解暑。

  适合人群:适用于发热不退,口渴,尿少的宝宝。

  【益气清暑粥】

  材料:西洋参1克,北沙参10克,石斛10克,知母5克,粳米30克。

  做法:先将北沙参、石斛、知母用布包加水煎30分钟,去渣留汁备用。再将西洋参研成粉末,与粳米加入药汁中煮成粥,加白糖调味,早晚服用。

  功效:西洋参益气养阴,北沙参、石斛、知母养阴清热止渴。

  适合人群:适用于发热持续不退,口渴,无汗或少汗的患儿。

  【蚕茧山豆粥】

  材料:蚕茧10只,红枣10个,山药30克,糯米30克,白糖适量。

  做法:先将蚕茧煎汤500毫升,滤液去渣,再将红枣去核,山药、粳米加入煮成稀粥,早晚各服一次。

  功效:蚕茧止渴解毒,山药、红枣健脾和胃。

  适合人群:适用于低热、神疲乏力、胃纳减退,大便溏薄的患儿。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