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为何容易误诊 看完这4点您就知道了

时间:2016-12-27    作者:小鑫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的疾病,又称多发性抽动症。是指以不自主的突然的多发性抽动及在抽动的同时伴有暴发性发声和秽语为主要表现的抽动障碍。男性多见,大部分患者于4~12岁之间起病。患者常存在多种共病情况,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强迫障碍(OCD)、行为问题等。那么有不少人问,抽动症为何容易误诊呢?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解决这个问题吧!

抽动症为何容易误诊 看完这4点您就知道了

▎抽动症为何容易误诊

  1、医学分科过细,少部分非神经科医生对此病不太熟悉,加上早期症状侧重面强,以致可能被类似的症状所迷惑。将喉肌抽动所导致的干咳、清嗓子误诊为慢性咽炎、气管炎;将眨眼、皱眉误诊为眼结膜炎;挤鼻误诊为慢性鼻炎等。深圳市儿童医院中医科陈梁

  2、家长对此症忽视。很少因为不停眨眼、耸肩而就诊者,多认为是不良习惯或玩耍、做怪像而已。当到医院就诊其他病时,被医生偶然发现而询问有关情况时,部分家长多不能完全配合回答,多被告之“没事,就有点小毛病、调皮”。当医生告诉家长时,家长多不以为然,而反对就诊,从而使确诊时间后延。

  3、病儿早期对症状有一定的抑控能力,轻患儿可暂时有意掩盖其抽动症状,使家长及医生不易察觉。

  4、某些医生在印象中认为抽动-秽语综合症必须具备秽语,但实际上只有1/3患者在发病较长时间后才出现秽语现象。

▎抽动症的病因

  1.孕产原因:母孕期高热、难产史、生后窒息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刨宫产等。这些都是因为母孕时间没处理好而致使的儿童患抽动症的原因。

  2.感染原因: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腮腺炎、鼻炎、咽炎、水痘、各型脑炎、病毒性肝炎等。

抽动症的病因

  3.精神原因:惊吓心情激动、忧伤、看惊险电视、小说及刺激性的动画片等。这些都对正处于开展期的儿童有一定的影响,导致儿童不一样于其他小朋友的心理,长时间的影响可能会致使小孩发生反常反响。

  4.家庭原因:爸爸妈妈关系紧张、离婚、怒斥或打骂孩子等。

▎抽动症的症状

  1、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个别的音节、字句吐字不清,重音位置有误或经常口出秽语。

  2、急性单纯性(或一过性)儿童抽动症初期症状主要表现为简,不随意的运动抽动,极少数患儿有单纯性发声抽动。眼、面部常见的抽动表现是频繁地眨眼、翻眼、咬唇、点头、摇头、耸肩等。少数单纯发声抽动主要表现是反复性咳嗽、清嗓子、发出哼哼声。

  3、慢性单纯性儿童抽动症 多见于15岁前发病,成人较少见。主要表现是一组或两组肌肉不自主的抽动,无过多变化,但持续时间较长,可终身存在。

▎抽动症的预防

  1、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不可过度劳累,要保持足够的睡眠;

  2、在家庭环境里,应避免直接用敏感语言明示患儿症状;

  3、在患儿抽动时应给予忽视,视而不见状;

抽动症的预防

  4、给予患儿更多的鼓励,培养孩子建立自信,缓解压力;

  5、不可让孩子参加剧烈运动,如军训、长跑、竞技性体育活动及重体力活动;

  6、学习时间不宜过长;

  7、应与学校老师沟通,避免给予患儿敏感性语言批评教育,要很好的配合治疗期患儿的教育工作;

  8、注意治疗期的饮食,不吃油腻、生冷、含铅量高的食物,服药期间不吃辛辣、海鲜、方便面、膨化食品,应以清淡佳肴为宜,适当补充营养;

  9、季节交换期,尤其是春、秋季为感冒高发期,应注意患儿的脱、穿衣,谨防感冒,因为感冒极易引起患儿复发或症状复发、加重;

  10、每天看电视时间不可超过半小时,且不可看过于激烈、刺激画面,对于重症者应避免看电视。避免使用电脑,如确有学习需要,每次使用电脑不宜超过半小时,严禁杜绝过度使用电脑或玩游戏;

  11、在治疗期间应按时复诊,确保及时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提高康复进度。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