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异食癖的病因多 快治疗早预防

时间:2017-03-24    作者:小鑫

  渐渐长大的孩子怎么还是像小时候一样,喜欢吃出了食物以外的物品,比如泥土,布料等一些“不正常”的“食品”,其实,这种情况就是儿童异食癖在作怪,那么,引发儿童异食癖的病因有哪些呢?下面就让育儿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儿童异食癖的病因多 快治疗早预防

  儿童异食癖的病因

  1.心理原因

  一般认为,心理病因是造成儿童异食癖的主要原因之一,宝宝此时的心理会出现失常。当自己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或自己对某一事物特别好奇的时候,小朋友就会有异食现象。特别是当父母对宝宝没有展现出足够的耐心和正确的引导时,宝宝的异食症行为会变本加厉。

  2.养成坏习惯

  年龄较为幼小的宝宝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判断,每一次认识事物的尝试都需要依赖于家长的指导。当宝宝开始吃一些不能吃的东西时,如果家长不及时制止何种行为,宝宝很容易感觉这是一种默许,下次还会继续吃那些东西。

  3.患有肠道寄生虫病

  如果宝宝被寄生虫感染的话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如《百年孤独》中疯狂吃泥土的雷蓓卡一样,都是由于腹中有寄生虫的原因。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是否出现了便秘、腹泻的情况,如果能在排泄物中发现虫卵的话,说明宝宝被蛔虫等寄生虫感染了,需要及时就医。

  钩虫也是寄生虫的一种,感染钩虫的宝宝会出现脸色青黄,唇无血色,皮肤苍白,身体逐渐瘦弱无力,食欲不振,腹胀腹痛的情况。

  4.缺乏维生素

  缺乏维生素同样也是造成宝宝异食癖的重要原因。如果宝宝还有多动的并发症的话,说明宝宝缺铁比较严重。有的宝宝患有缺铁性贫血或者缺乏锌元素,同样会出现异食现象。如果是这种情况,一旦为宝宝补充了足够的铁和锌元素,宝宝的异食症就不再出现了。

  5.对食品需求难以满足

  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宝宝的食品需求并不仅仅在于吃饱了没,还在于嘴部肌肉有没有得到充分的运动。对于家境贫穷的宝宝而言,吃泥土、砖块是很常见的一种异食癖。

  6.神经系统发育障碍

  要是小朋友的神经系统有先天发育缺憾的话,也会产生异食癖,特别是脑神经、植物神经没有发育完全的孩子。

儿童异食癖的病因多 快治疗早预防

  儿童异食癖的治疗

  1.提供全面呵护

  患有异食癖的宝宝最需要的不仅仅是医生的治疗,更是父母的食疗和全方位的呵护保养。

  (1)注意观察

  家长要时刻注意宝宝的营养情况和身体条件的变化,注意观察宝宝的营养需求。

  (2)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家长要帮助宝宝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教育宝宝在吃饭前、方便后要勤洗手。如果宝宝挑食不肯吃东西,家长要用平和的语气和较好的态度来劝导,切记不要太过暴躁,否则会适得其反。

  (3)注重交流

  家长无论多么忙碌都一定要抽出时间来陪伴宝宝,和他玩耍一会儿,聊一会儿天都是很必要的。家长需要从心理上对宝宝进行治疗,这样配合药物治疗,效果会更加显著。

  2.及时驱虫

  如果是被寄生虫感染的宝宝,要注意的是首先为小朋友驱虫,并告诫他应该吃什么不应该吃什么。

  3.补充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的缺乏,尤其是缺少锌元素是造成该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为宝宝补充微量元素是必须的治疗方法。有些宝宝挑食、偏食的情况很严重,微量元素缺失后,就会有味觉丧失的病症出现,宝宝不能感觉到何谓味道,自然就觉得所有的东西都是一样,都可以吃。补充锌元素可以帮助宝宝恢复正常味觉,减轻并逐渐恢复味觉、嗅觉等感官能力。

  此外,家长在为宝宝安排辅食的时候,也要注意和营养均衡,适当地增加辅食的种类和食量。

  4.及时体检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要及时带宝宝进行体检、复查,看看这一阶段的治疗有没有什么帮助,在此基础上让医生适当调整治疗方案。

  5.注意个人卫生

  要提醒小朋友多注重自己的卫生习惯,养成勤洗手、多通风的好习惯。不要随意去咬东西,尤其是铅笔头、指甲盖,不吃像泥土、砖块等这样奇奇怪怪的东西。

  如何预防异食癖

  1.控制环境巧防止

  控制环境是家长最需要做的,将可能会引起误食的东西放在距离宝宝很远的地方,他们力所不能及,自然就不会去拿去尝试吃了。而对于认知能力比较强的小朋友,不妨直接了当的用语言来引导,注意语气温和适当即可。

  2.给予充足的关爱

  家长要注意宝宝的情感变化和情感需求,给宝宝充足的爱护和呵护,以免宝宝感觉自己被冷落,心情抑郁造成心理疾病。

  3.补充锌铁等元素

  家长要注意预防宝宝偏食,多给宝宝补充锌钙铁等微量元素,以免造成微量元素缺乏。有些宝宝挑食、偏食的情况很严重,营养不均衡,以至于不能摄取到人体所需足够的锌、钙等元素,会有味觉丧失的病症出现,于是开始食用异物。所以补充铁、锌等元素很重要,家长要注意多让小朋友吃肝脏、瘦肉等食品。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